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华理的两个项目的团队可以说是同根同源,师出同一个指导老师—— 于遵宏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6-08-08 13:24:20.0    

首度评出的特等奖,殊途同归的同门

华东理工大学牵头完成的“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关键装备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度技术发明特等奖。这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首次评出的特等奖,受奖团队由刘海峰教授带领。有趣的是,他的同门华东理工大学另一个项目一一王辅臣教授领衔的“大型气流床煤气化炉内湍流多相流动、传递与反应过程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也在本年度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

煤气化是生产合成气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化学工业的基础。我国煤气化技术总体水平落后,先后从国外引进的煤气化技术多种多样。自上世纪末起,华东理工大学密切跟踪国际最新一代粉煤气化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气流床粉煤气化层次机理模型,通过两大核心关键装备——喷嘴和气化炉的重大技术突破,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对煤种高的适应性强,解决了高灰熔点、高灰分劣质煤的清洁效利用难题,满足了劣质煤气化所必须的苛刻工艺条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实现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从跟踪到超越的华丽转身,为基于劣质煤的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核心装备保障,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缓解严重环境压力具有重大意义。

王辅臣教授团队的项目则很好地实现了低灰熔点、低灰分优质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气流床煤气化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核心技术,是现代煤气化的发展主流。气流床内煤气化过程在极为苛刻(1300---1700°C、3.0---8.5MPa和多相流动)的条件下进行,气化过程中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科学问题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具有特殊复杂性。其项目得到了973计划、863计划及上海市重大科技计划的支持,相关单位60余名科研人员历时10年,解决了苛刻条件下气化炉内多相流动与复杂气化反应的交互作用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建立了气流床煤气化过程的数学模型,确立了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放大依据,并及时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接受检验并不断完善,达到基础研究支撑技术发展的目的。

上述两个项目的团队可以说是同根同源,师出同一个指导老师——于遵宏老先生,在各自的技术路径上分化发展,各具特色,但在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结合方面都有着同样鲜明的特色。比如刘海峰教授研究的项目近3年新增销售额达到了近30亿元,直接经济效益2.9亿元;近3年技术许可费4980万元;不仅为储量丰富的高灰熔点、高灰分劣质煤大规模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先进技术,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飞跃,为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煤炭”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