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国内外生物产业及园区 发展现状分析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7-01-22 15:01:10.0    

国外生物产业及园区发展现状

国外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场从工业革命转变到生物技术世纪的伟大变革之中,变革的核心推动力是生物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已充分认识到生物产业对于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纷纷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促进本国生物产业的发展,意图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升温的生物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高速持续增长。21世纪以来,生物产业一直保持高速持续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其增速也一直高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速,年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5%—30%之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生物产业的市场总值增加了50多倍。据IMS Health公司预测,2016年全球生物产业产值将达1.6万亿美元。

集聚发展态势。目前,全球生物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中国等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美国位居榜首,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6.1%;欧洲生物医药产业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4%;日本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2%;印度的生物医药产值则以将以年均14%—17%的速度迅猛增长,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逐年提高。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分布如图所示。

投入逐年增长。生物产业是长周期、高风险、高投入型产业,从研发到试制再到生产的一系列环节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为支持本国(或地区)生物产业发展,各国(或地区)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生物产业的投资力度。如截至2015年,美国创新药物研发投入已连续增长33年;日本政府对生命科技的研发投入每年都有大幅提升;我国台湾地区“财政”从2010年起,每年拿出100亿元UAN新台币,发展生命科技。另外,生物产业高回报的特点也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主体投资于该领域。例如摩托罗拉公司进行生物芯片的研发,微软公司、杜邦公司等都设立了生命科技研究院,日本三菱化工公司每年投入5000万美元用于生命科技研究开发等。

基因生物产业日益成为新的发展重点。生物产业众多细分领域中,生物医药仍将是发展最为强劲的领域之一。生物医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基因工程药物所占市场份额在逐年增加,2015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中有一半是基因工程药物。纵观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以小分子药物为主体的传统药药物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是支撑产业,医疗器械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但未来十年的生物医药领域,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代表的基因生物产业将是最闪耀的亮点。基因生物产业是指以基因作为研究对象的生物科学产业,包括:(1)涉及基因改造的基因工程及其对应的基因工程药物;(2)基因检测;(3)基因治疗。


国外生物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在生物产业迅猛发展浪潮的推动和政府的引导下,许多发达国家在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逐步发展生物产业聚集区,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一批生物产业园应运而生。

美国的生物产业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了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和成果储备,其产业链成熟完整,已形成多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以生物医药领域为例,目前美国已形成波士顿、旧金山、圣地亚哥、北卡三角研究地带、西雅图、纽约、费城、洛杉矶、华盛顿一巴尔的摩等九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中主要有5个著名集聚基地:波士顿的基因城、圣地亚哥的生命科技园、旧金山的生命科技湾、华盛顿的制药城以及北卡罗来纳的研究三角园。

欧洲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产业市场,英国、德国、法国、瑞士等主要国家都将生物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产业,并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来促进生物产业的集聚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欧洲目前形成了英国伦敦、德国莱因河上游三角地带、法国巴黎“基因谷”以及丹麦-瑞典生物谷、挪威挪瓦姆生物医学科技园等多个生物产业集群。

日本生物产业的发展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发展非常迅猛。日本经济产业省出台了“产业园区计划”,积极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了包含各种高科技的主题园区18个,而其中11个都是以生命科学为重点的产业园区,如大阪生命科技产业园区、神户医药产业园区和北海道生命科技产业园区等。

印度是生物产业规模较大且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主要分布于班加罗尔、浦那、海德拉巴、新德里、勒克瑙等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建设了多家生物产业园,如印度勒克瑙生命科技园等。而且,印度的生物外包产业发展成熟,是目前全球重要的制药合同研发外包(CRO)基地。


国内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生物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各种法规、政策和规划以支持生物产业的发展,目前生物产业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特征:

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十二五”以来,一批生命科技重大基础设施在我国相继建成,治疗性疫苗与抗体、细胞治疗、转基因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培育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人用高致病性流感疫苗、分子诊断试剂、超级水稻、聚乳酸等一批创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产业化项目大幅增加,市场融资、外资利用和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出现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随着政府《“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利好、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地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国内的生物产业竞争格局基本成形,产业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一些地区。其中,环渤海地区生物领域人力资源储备最强,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教育资源。长三角地区生物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最高。珠三角地区医药流通体系发达,毗邻港澳,对外辐射能力强,民营资本比较活跃。中西部生物产业集群也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色。

产业集聚度日益提高。我国生物产业区域发展特点进一步凸显,研发要素进一步向上海、北京等城市集聚,制造环节加速向江苏、山东和广东等地集聚,并呈现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的产业特点,崛起了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等一批极具特色,创新能力强、产业发展迅速的生物产业基地。

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在国家相关政策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生物产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在抗肿瘤、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研究上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阶段性创新成果;在基因生物领域,我国参与完成了1%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0%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主导了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在基础研究多个领域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因产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发展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与装备;构建重要农林生物基因库;促进新型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推进动物基因工程疫苗与动物疫病诊断试剂的生产标准化;构建大规模和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装备。

在基因领域,中国不论是从基因资源,还是从基因市场,都具有明显优势。基因产业是我国成为世界生物产业强国的重要契机。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小,是国际公认的基因组测序能力较强的国家之一,已经开发成功一系列可应用于肿瘤、脑、心血管及其他难治疾病的基因工程药物,包括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疫苗、生长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等。国内基因治疗在临床上的试验和应用也越来越多,主要应用于癌症、组织修复、心血管疾病、脑缺血、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等疾病。一批新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主要代表有华大基因、诺赛基因、达安基因、海正药业、中新药业。总的来说,基因产业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内生物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国家发改委自2005年以来,先后批准了四批共计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科技部自1997年起至今也确立了18个火炬计划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剔除重复及非生物医药基地,两部委确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共计35个。其中,东部沿海地区17家,占基地总数的48.57%;东北地区3家,中部地区9家,西部地区6家,比重分别为8.57%、25.71%、17.14%。

重点基地发展中,北京研发实力雄厚。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由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三个核心区构成。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主要承担创新功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共同承担制造功能。

上海是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中心,目前已形成了浦东张江-周康、闵行和徐汇为中心的生物医药研发、临床服务外包和产业基地,以奉贤、金山、青浦为重点的生物医药药物制造基地。最为闪耀的是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张江药谷”),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基地之一。


武汉是中部地区的生物中心,大学和科研院所林立,科研实力雄厚。国内知名的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区15平方公里,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生物制造、健康服务和生物能源六大领域,建设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生物制造园、医疗器械园、医学健康园六大园区,是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行政、居住为一体的生物产业新城。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