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赛场点石成金 成就创业梦想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7-03-20 15:50:17.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新引擎的背景下,上海市改变以往财政直接支持中小企业的方式,通过政府引导,营造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以“创业在上海”为主题的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以下简称大赛】等创新创业平台集聚企业资源,采用市场化的手段配置资源,调动银行、保险和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性,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共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科技和金融的结合。

借助大赛平台,便利企业融资

大赛通过整合相关金融和投资机构,为中小企业获得风险资本或银行贷款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是整合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服务机构与创新创业企业对接。大赛借助市场上专业的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吸引了639家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大赛决赛的评委全部由投资机构资深专家担任,从而为参赛企业获得金融资本提供了更直接便利的条件。从效果来看,近20%的参赛企业能够获得融资,平均融资额达1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2016年6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229家参加2014或2015年上海创新创业大赛的企业进行调查,43家参赛企业能够获得风险投资,资金总计6.77亿元人民币,平均获得风险投资1574万元人民币。其中,成立于2013年11月的上海望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获得1.5亿元人民币B轮投资;成立于2015年4月的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底获得来自迅雷领投、恺英网络跟投的3000万美元B轮融资。

其次是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2015年,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和浦东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为大赛参赛企业量身订做了“创业卡”,为大赛晋级的三个阶段的企业提供了100万元—300万元的贷款授信、价值300万元银行卡结算优惠及提供国际中小企业撮合平台参与机会、OTC上市辅导服务、投融资顾问服务、财务法律顾问服务、自贸区政策咨询服务、知识产权顾问服务等增值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科技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业务模式新颖、经营规模较小、固定资产较轻、成长速度不确定,在发展初期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海市充分利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优势,不断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一是通过政府引导,创新信贷产品,加强和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的合作,针对科技企业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设计了与之匹配的科技信贷产品,构建了“3+X”科技信贷产品体系,实现了对初创期、成长早中期、成长中后期科技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的全覆盖。其中,“3”指微贷通(科技小微企业微贷通贷款)、履约保(科技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和信用贷(科技小巨人信用贷款)三大核心产品,“X”指满足某类企业特质的个性化科技信贷产品。

目前已有的产品如创新基金信用贷、成果转化信用贷、软件产品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可以针对某类特定企业解决其融资问题。上海“3+X”科技信贷产品体系已经成为全市科技企业贷款总量的排头兵。截至2016年4月底,上海“3+X”科技信贷服务体系为全市1775家科技企业提供科技贷款73.69亿元(其中:科技履约贷41.16亿元,贷款企业1292家),为众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此外,2015年推出的“创投贷”新产品,进一步支持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是探索投贷联动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数据统计,从2010年至今,通过在上海华瑞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投贷联动业务,共有595家企业获得投资机构投资。其中,2015年,上海华瑞银行成功为一家处于成长期的互联网企业提供5000万元资金支持。在2016年的大赛中,符合创投联动项目申报要求的企业有471家,是上年度申报数的5倍多,共获得52亿元的创投资金,平均每家1100万元。特别是在2016年4月,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上海共有1个示范区和3家银行入选第一批投贷联动试点名单。目前,上海银行业在这一前瞻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工作基础。

截至2016年5月末,上海主要银行共为518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表内外授信余额687.94亿元,以“区域版”投贷联动模式共为120户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余额达12.06亿元。上海将在前期区域探索的基础上,以落实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以投贷联动“粘合”最广泛的社会资源,实现金融支持点前移到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

上海市通过创新支持方式,有效地推动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参与科技贷款的合作银行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17家,保险(担保)公司从2家增至6家。随着大赛平台引导和集聚资源功能的进一步提升,金融活水将更好地浇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之木,金融创新必将更好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创新创业与金融创新的双赢发展局面。

 

(作者方一帆就职于科技部火炬中心金融处,许昊钰就职于澳门科技大学,陈捷就职于上海科创中心)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