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绿度传奇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7-07-20 11:39:40.0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网络上每天都泛滥着耸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街边烧烤到黑作坊,再到转基因食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吃,不能喝,甚至不能闻,一时间人们谈“食”色变。如果有一门技术,手机扫一扫,食品的产地、加工、仓储、分销,甚至物流运输的信息一下子就能跳出来,会不会很炫,让你惊异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体贴入微?本期的采访嘉宾18岁出来打拼,商海十年,凭借其敏锐的觉察力和立志改变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决心,迅速抓住时机,将技术与生活接轨,孜孜不倦于中国食品安全溯源问题的解决。他叫邹晓明,上海绿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度”)创始人!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扒一扒他的传奇人生。


一个广告男的都市传奇

邹晓明是一个十足的乐天派,天性爱折腾,对于各种各样的鸭梨和挑战从来无所畏惧。这位19岁离开家乡外出闯天下的广告男独自默默打拼好多年,终于成功转型为拥有大学文凭的知识型人才。圆了大学梦之后,能力和眼界都得到提升的晓明同学,做出了一个很有魄力的决定——创业!向创业全面进军!

邹晓明:我19岁不到就出来工作了,在读MBA前差不多工作了十年。18岁中专毕业后,我只身来到了海南,在一家广告公司待了四年,那时候年轻,特别有冲劲,在业务上很努力,所以21岁我就成了公司的常务副总,手下带了十几、二十个人。我就想啊,这人我能自己带,业务也是以我为主,我为什么不自个儿开个公司呢?所以第二年我就自己开了一家广告公司,谁想到自己做还真的挺有难度,公司开了半年就关掉了。可是促使我真正放弃的并不是因为自己开公司难,而是因为心里面一直有个结解不开——我没上过大学,我想上大学!其实工作这么多年,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可能并不比大学生差,但心里总还有一种自卑,一种心结在那里,总觉得没有上大学就比别人差一截。而我本身也一直在犹豫,我怕以我当时的年龄,如果继续在这个平台走下去,很有可能一辈子都被局限在其中。

2003年,我回到武汉,考取了武汉大学全日制的插班生。这对我来说也算是个传奇。当时的插班生制度是教育部在武大特批的一个试点,它每年都会招考,但是每个专业每个班只招五、六个人。我们那一届像我们这样的学生大概就五六个,我在这五六个里面专业科目和总分都是第一名,英语倒数第一。这下我可急坏了,那年春节回家备考,我花了整整半年这才让英语成绩得到了足够的提升。就这样,经过千辛万苦,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再后来,我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了魔都上海,在这里一工作就是四年。这四年期间我在一家知名汽车企业做Marketing和品牌管理,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08年,我考上了上海大学的MBA,在这里,我迎来了生命中的一次转机。入学第一年,我被一家互联网公司“艾瑞网”看中,招募到公司内部从事电子商务研究和市场推广研究。就这样,我一边读书一边接触这个对我来说充满新鲜感的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两年后,我的学业和事业取得了双丰收。我在艾瑞工作得不错,然而我内心却萌生出一种迷茫感。那段日子我一遍遍问自己,这是不是我想要的人生,这是不是我想要的方向。我仿佛听到一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说,不,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渴望接受更高强度的挑战,运用我所学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传奇哥向互联网+农业方向进军

一个未上过大学的小青年,在都市里实现了生存和发展,还获得了MBA学历。他的励志传奇足够让我们每个人钦佩。然而,在过去的传奇结束之后,邹晓明的人生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次,他一心要为社会做点儿什么。于是,在这个来势汹汹的互联网+的时代,他瞅准了农业这块涉水未深却需求广泛的领域来开创自己的天下。

邹晓明:我的公司现在是以食品安全溯源和物联网系统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为主,为客户提供农产品的可追溯解决方案。但最初创业的时候并非如此,在11年创业申请EFG项目时,我们想做的是农产品电商,有点类似于美味七七、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网的产品定位。但成立的时候我们发现电商创业实际上比较艰难,不太适合创业项目。因为做电商需要有基础、有资金、有团队,而大部分初创公司,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这些基础的东西都不具备,很难通过做平台的形式,尤其是电商平台去创业,你可能熬不到盈利的那一天就死掉了,电商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这样,做了几个月时间,我们知道这里面的水很深,就没敢往下走 。当时觉得农产品电商做起来首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而安全问题更多是通过溯源来进行,国内生产可追溯农产品的企业还是很少,我们觉得可追溯系统倒是个有商机的产业。而且那时三氯氰胺事件刚过去不久,国家对于食品安全溯源问题比较重视,相应追溯产业政策也慢慢清晰化,各行业都比较关注,我们基本在这个背景上成立了公司。

公司能这么顺利地成立,还要得益于另一个很重要的契机,很幸运。当初在做追溯系统项目前,我们常去上海一些比较大的农业展会,悄悄记录下哪些企业或基地比较大,事后再去拜访,把我们的系统解决方案、追溯思路和这些企业谈。恰好呢,有两三家企业对这事情有需求,而且我们的解决方案和思路特别符合他们当时的需要,所以在这件事的强推下我们四月份正式成立了公司,七八月份签下了第一单——大概86万。紧接着,在青海我们和政府合作了一个牦牛养殖的追溯系统项目,这个项目得以实现也完全多亏了前一个项目的支持,之前我们都是参加展会,光看的,但是和第一个企业合作了之后,对方就建议我们去铺展,他们的追溯系统可以作为我们展台上的亮点和特色。这样我们就去展会摆摆资料,摆摆系统,在现场做演示。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准备过程稍显仓促的现场展示让我们的企业实现了从参观者到参展商的身份转换,也为我们赢得了意想不到的机遇。就是在这次参展的过程中,青海省政府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我们幸运地获得了对方的青睐,并且成功地拿到了机会,接下来这个牦牛养殖追溯项目。


决断力是谱写传奇的首要条件

对于邹晓明来说,决断力是成为一个成功企业领导者的首要能力,也是他本人身上最大的闪光点之一。邹晓明的决断力来源于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事物精确而深刻的把握。他所开创的是一条尚无太多挑战者通过的路,因此,在可借鉴的先例极少的情况下,他大胆决定在新三板上市,又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而在对企业运营大方向的掌控上,他的气概、胆魄与韬略都是从不断的阅读、思考和聆听中得到的。

邹晓明:公司上市到新三板之后,逐渐显现出了不错的发展势头,但是也遇到了各种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你担当好一个决策者的职责,敢于为公司及时制定具有前瞻性而又符合实际的战略规划。比如,一个企业经营到一定程度却看不到未来发展方向,本身就是一个危机,所以,我们对未来规划还是有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的。虽然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大的方向是肯定的,那就是全力打造“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商”这一概念,或者更量化点,第一阶段目标是成为农产业供应链体系类的信息服务商。第一个概念可能更广义一点,它是未来发展目标,整个跟农业相关的、服务于“三农”的信息化;第二个定位以我们农产品溯源系统为主,我们目前正在做、短期内也会重点往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商方向去走,它最终会形成平台。反映到业务上,一块是农业物联网,一块是农产品溯源,前者以项目制形式推进,后者有项目制,有平台,也有产品,这时我们会优先往农产品追溯、平台建设规划入手和投入,以平台形成产品,形成互联网,之后在中间每个细分环节做些电商。

至于挫折,公司发展至今,大的方向来说还算顺利,小的挫折也会遇到。当时有一个追溯系统项目,我们接触到了一个青海的客户,接触到了青藏高原一些真正纯有机,没有吃任何饲料的牛和羊——也就是牦牛和藏羚羊。当时内地吃饲料的牛羊肉已经卖到三、四十块钱一斤,而青藏高原由于信息闭塞,牦牛和藏羚羊肉质比较硬,加之,没有人很好地把它们开发到内地鲜肉市场,所以这些纯天然的牛和羊只能卖到十七块钱一斤。我想啊,这样好的产品,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弄到上海市场?那几年电商O2O非常火,我们作了一番考量,决定把电商产品缩减,专门卖肉,通过O2O的形式进行经营。但是那时感觉精力很分散,比如说我们开会,十几、二十个人全部坐在一起,这边在开追溯的会议,完了后马上要切换脑子到另一边O2O,而且左右兼顾不起来,这边的人开会,那边就闲着了。最后亏了好几个月,我自己也弄得精疲力尽,前后大概投入了100万。其实我还是有点不舍得,市场很好,这时我父亲点醒了我,他说,如果你感觉没有精力或者信心把这个东西做起来,你应该果断地抛弃它!这也是领导应该有的决断力,我觉得父亲的话很有道理,最后把那个项目给停了,把精力重新聚焦到追溯系统上。于是我从中学会了一点,决断力不仅包括日常经营管理当中做决策的能力,在重大形势面前如何取舍,也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决断。感谢父亲教会了我如何抉择,他用一个男人的沉着、冷静和魄力给我树立了好的榜样。

对于未来,我觉得大部分创业者实际上更多是跟随内心一直持续地往前走,靠自己心里的力量在走。包括我自己,要我预测五年后能不能成为A股公司或者创业板公司,我也不好说,但是我会持续地努力,首先考虑怎么生存下来,其次考虑怎么尽可能得把事业版图做大,只是这一个目标,不会在创业的时候过多考虑辉煌而可能虚无缥缈的未来,也许想过,但不会多想,只解决当前的事。


家庭支持:揭秘传奇背后的力量之源

每个传奇人物的背后都有一股支撑他、成就他的力量,邹晓明当然也不例外。在邹晓明创业的历程中,家庭对他的支持毋庸置疑是他力量的源泉。和一般创业者相比,邹晓明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酷爱园艺且彼此能够交心的老爸。这对爷俩有时候像哥俩,有时候像伙伴。如此民主平等、富有生活情趣的父子关系给了邹晓明强大的精神支持!

邹晓明:一个人创业离开家庭的支持是不太可能的,你看我办公室里所有的花花草草几乎都不是买的,都是我老爸培育的,一大棵挖过来,这里种点,那里种点,我这里现在就相当于他的一个展示平台。他以前在老家做公务员,是个老会计,10年前退休后,就在家养花养草,瞧瞧我工作台上的花花草草就是我老爸的杰作,他说绿色植物可以减压因此帮我布置了这些。除了老爸之外,我爱人也非常支持我创业,她是注册会计师,当我在创业的时候,她还在工作,这样万一创业失败,家里也不至于揭不开锅。现在我创业小有成就,她就为了我辞掉了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她为我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她和我老爸一样也是我坚强的后盾。

初到上海工作那几年,有时候我明显感觉脑筋不够用,特别容易受局限,但创业之后,整个视野打开了,想得多了,看得多了,考虑问题更全面,更有深度一点。人就是这样,你做的事越多,想的也就越多,你的思维、意识、逻辑等等各方面都会变强。但是有一点没有变,我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状态,这很重要,现在招聘员工,我也会特别看重这一点。


(本文由上海创业力评鉴中心供稿,创业者曾获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赞助)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