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二十四节气”教育为例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7-09-20 15:58:52.0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增强。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这是中央第一次以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在“十三五”期间,上海科普事业要“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促进科普与艺术、旅游、体育、卫生等有机结合,形成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相互融合的科普内容体系”,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不足。


研究现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在博物馆中,作为全国唯一农业专业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在“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序厅中展示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采用数字三维技术创作了影片《二十四节气》,在集穹幕、环幕、地幕有机融为一体的三维影院内播放。此外,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官网“农业博览”目录下开设“二十四节气”子页面,涵盖包括“节气由来、节气物候、节气详解、节气文化、节气研究、保护传承、节气动画、节气视频”等8个栏目,研究和保护传承部分不断更新。

当代博物馆的功能已逐渐从收藏、研究走向展示、教育。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以下简称“上海自博馆”)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共设有10大常设展区,通过在设计相关展项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发布系列科普短文,开发特色教育活动等方式,线上线下合力为开展二十四节气教育进行了探索。


三类新探索

凝炼节气精华,展区内数字化再现节气农谚

人地之缘展区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十大常设展区之一,位于地下二层,试图解读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二十四节气展项群位于 “中华智慧”主题区内,该主题区通过对饮食、语言、文字、服装、手工艺等专题,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剖析其中蕴含的自然认知和文化智慧。

二十四节气展项群主要包括文字和视频。墙上以中英文介绍二十四节气和节气歌,并将4句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左至右字体放大竖排展示。穿插在其中的是滚动播放的一段3分钟左右的《农谚中的智慧——农谚与节气》视频,以彩色水墨画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先人们总结的处于每个节气时农耕的注意事项。此外,观众有机会通过区域讲解,与讲解员互动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


深挖场馆资源,互联网上传播系列科普文

鉴于现有展项群内的图文视频介绍和区域讲解不能够充分诠释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为提升上海自然博物馆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能力,教育人员尝试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挖掘全馆展品展项和教育资源,本着科学的态度,撰写出兼具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系列科普小文,于节气当天或前一天发布在官方微信平台。

二十四节气科普文作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官网微信订阅号中的“涨知识”系列,自2015年7月24日,第1篇有关“大暑”节气的《自博馆与“大暑三候”的那些事儿》科普短文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与读者见面,至2016年7月7日,有关“小暑”的《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科普短文发布。期间,每个节气发布一篇,并结合热点,于2016年12月4日发布《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这24篇文章你都看过吗?》,介绍二十四节气传承的最新消息并将科普文汇总,供订阅者线上批量阅读。迄今为止,相关微信科普文共计25篇,共获得131522次阅读量,526个赞(截至于017年4月17日)。同时,部分科普文也线上刊登在《自然与科技》上。

24篇科普小文,不仅为观众带去展览外的高质量科普内容,更为展览和教育活动做宣传与推广。文章提及了全馆6个常设展区和1个临展厅,其中超过5次的是“缤纷生命”、“上海故事”、“生存智慧”、“人地之缘”和“生态万象” ,介绍节气小文《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中,推荐观众可以到“人地之缘”展区了解粮食的起源,通过“粮食从哪来”的聊聊吧活动,认识更多身边的外来物体。对于小满“祭蚕神、听大戏”的习俗,更建议读者可以提前预约“蝶还是蛾”、“蝴蝶的一生”、“蝶翅飞舞”和“昆虫世界的伪装大师”等自然移动探索课堂,科学地认识昆虫的一生。


围绕典型节气,基地内外实施特色教育活动

在2015年度上海科技馆种子资金支持下,馆教育人员精心策划并在基地内外实施以“冬至”和“惊蛰”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活动。

“冬至大闯关”是冬至的特色教育活动,活动对象为三年级及以上亲子家庭,旨在通过可触摸式的互动性讲解、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与求知欲;通过亲子合作完成任务的形式,加强亲子感情交流与互动;通过“以画笔记录生活”的环节,初步实现对观众良好参观习惯的培养。活动以“数九消寒图”为线索,参与者在换上汉服的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与启发下,完成9个与冬至节气、自然知识相关的任务,获得相应图章。活动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探索中心主题教室进行,包括对活动形式、二十四节气的简要介绍,关于节气与三候的互动型小游戏,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讨论。第二部分在展区进行,包括认识日晷,在全馆内寻找与冬至相关的展品,总结归纳知识,为身边观众提供讲解,以“生态万象”展区内展品为原型,绘制“冬日”主题画。

2016年12月19日预演一次,次日即冬至当天正式推出。为吸引亲子家庭参与活动,提前在门口、地下一层电梯口和地下二层探索中心的门口设立易拉宝,开馆时会在广播里播放活动预告,观众可至探索中心现场领取预约券参与报名。

在上海植物园里开展的“在‘惊蛰’里找春天”开展的户外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破冰、寻找“惊蛰”的痕迹、记录“惊蛰”和分享总结四个环节。作为上海自然博物馆首个在户外的教育活动,共有8组家庭参与。参与者们首先在题板上写下自己对于惊蛰的印象,然后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发现并采集身边与春天的生物,如白玉兰、二月兰、桃花和珠颈斑鸠等。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植物标本来,将“惊蛰”的景色记录下来。最后,参与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感想。

表1 二十四节气科普文的阅读量


经验、不足与展望

注重发挥创作人员专业特点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服务处领导的支持下,二十四节气系列科普短文及特色教育活动均成立独立的创作团队。以二十四节气科普小文撰写小组为例,共计十余人,专业涉及学科教学(生物)、地质学、生物工程、金融学等,其中硕士学历达60%,主要从事教育活动策划、展区讲解员和科学老师等工作。每篇科普小文首先由2人合作或1人独立完成,再经由学科专家审稿后,最后由馆专职微信编辑进行文字加工,于该节气当日(或前一日)发布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官方微信。

创作流程:组建团队→分工→撰写→专家审核→专职微信编辑修改→发布。

作为一线员工,不仅直接与观众接触,而且熟悉展区展品。通过组建跨学科背景的创作团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保证作品的质量。不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作者在遇到需要诠释新的知识时,需要有内化的过程,即自己先理解,之后再解释出来。当新知识与原本的专业背景相碰撞时,便会有创意火花出现。

注重内容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科学性是科普小文的最基本要求,鉴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比较和感悟自然所归纳总结的,不免有些违背科学的措辞,存在束缚人们的一些思想和观念,团队以辩正的态度予以纠正,如在解释处暑三候中有一候叫做“鹰乃祭天”时: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在这个秋气肃杀的节气,鹰虽捕击诸鸟,但所列之鸟必先祭之,就像农人耕种丰收祭祀天地之神和祖先一样,敬畏神灵,感恩报本。那么鹰真的会祭鸟?!小编推测这其实只是古人对于自然表达敬畏之情。在后面,则介绍了在上海常出现隼形目鸟类。同时,也以科学的视角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习俗,如在《霜降,“冻”起来》中解释了打过霜的青菜会更甜更糯的原因。除了展区拍摄的照片以外,涉及的资料、图片和咨询过的专家都会在文中标注出处。

此外,为增加短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借由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时事热点,努力贴近读者的生活。在“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等5个节气中,连载了“越冬训练营”,介绍了动物的御寒本领。紧接从“小寒”起,至“谷雨”的8个节气中又引申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感受到随着季节变化,自然世界的变化,内容也从展区内的展项延伸到了展区以外的大自然,启发了观众对于自然的观察。

科普小文除了有文字以外,形式也十分丰富,有图片、音乐和二维码等。“立春”短文更是配以童谣版《春天在哪里》,活泼的背景音乐让读者在寒冬时感受到春的力量。限于篇幅,补充的文字或图片,如雪的别名、文豪眼中的春雨、九九消寒图等,借助二维码平台,增加在短文中。

借力新媒体提高互动度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官方微信上,除了定期发布节气科普小文以外,还将“冬至”和“惊蛰”教育活动的招募、预告和回顾进行报道:如“在‘惊蛰’里找春天”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微信提前三天招募参与者,共有三百多家庭争相报名,最终有8组家庭秒杀成功,成为本次活动的幸运儿。参与活动后,参与者在微信文末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集聚各类资源,扩大传播范围

目前,二十四节气展项群、系列科普文和教育活动三者之间并没有高效地联系起来。展品展项是初次赴馆参观的观众接触到最直观的内容,系列科普文的受众更多的是微信订阅号的用户,教育活动则仅限于亲子家庭,受众和传播方式均存在局限性,亟需集聚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梳理,增强宣传。如可在已有的图文版上增加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内容,并附上二维码,连接到《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这24篇文章你都看过吗?》,该文中包含了所有24篇系列科普文,观众通过超链接便可以具体了解每个节气。

丰富教育形式,完善课程体系

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现阶段,教育人员仅开发了“冬至”和“惊蛰”2个主题活动,仍有22个节气没有相关活动,且主要是针对亲子家庭,活动间没有联系,应继续开发围绕“节气”,立足于实物展览,侧重于体验和实践,旨在引导观众进行自主的探究和思考的教育活动,形成“二十四节气”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并作为馆校合作的资源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围绕同一个节气,亦可根据职前、职中和职后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策划个性化活动;创作相关舞台剧,跨界融合,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

(作者高洁、于蓬泽 、饶琳莉就职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展教服务处)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