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8-05-18 14:06:07.0    

近日,在中共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又在全市兴起了一个新的浪潮,全市正在努力地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高地。

浙江上虞也在近期启动“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改革,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跑多窗”变“跑一窗”;“跑基层”不“跑上层”;“跑近路”不“跑远路”……

笔者来自实体企业,对实体企业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会。众所周知,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市场有没有活力,就看企业有没有活力;只有企业好,经济才会好。


上海的“放管服”改革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成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国务院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一牛鼻子。坚韧不拔地推进这一“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指示精神,全市上下积极行动。首先,市政府各机构做到勇于革自己的命,从简政放权上“攻坚克难”,从创新政府管理上“破解难题”,从优化服务上“补上短板”。几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的“放管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二是企业税费负担显著降低,三是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四是政府服务不断优化。

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敢为改革的先行者,大胆闯,大胆试。四年来,有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在投资管理改革上,自贸区率先发布全国首份负面清单,在贸易便利化改革上,率先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改革,如今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改革已进入了3.0版。

浦东新区政府的“放管服”改革,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创举,率先在全国推出了“证照分离”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住所登记制度改革,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的“一单一体”制度等。

营商环境优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几年来,上海的“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优化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离党中央十九大的要求、离国务院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与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相比,与兄弟省市相比,与企业与群众的诉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

(一)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我们有“短板”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近3年我国营商便利度在全球排名跃升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31位。这说明我国的营商环境纵向比有了不少改善,但横向比较,中国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仍排名第78位,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甚至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上海是全球的城市,是国际化的城市,也是全国的城市。上海理应在营商环境上,走在世界的前列、走在全国的前列,要从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的“短板”上再突破。

(二)对标兄弟省市,我们有“差距”

几年来,兄弟省市在“放管服”改革上,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值得上海学习。上海虽然在“放管服”改革上,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不能夜郎自大,沾沾自喜。如浙江等地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北京等地的“一网通办”,天津和宁夏等地的“一枚印章管审批”,贵州等地的“人在干云在看”等许多深受市场主体和群众欢迎的改革经验值得学习。

(三)对标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诉求,我们有“堵点”

作为政府机构,应该看到实体经济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很激烈。上海的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的生存压力很大。然而,我们政府部门的企业行政审批手续繁,审批时间长;有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些部门人员“不作为,办事效率不高,甚至推诿扯皮”,有些服务机构“霸王条款”等等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我们政府部门还有许多“堵点”,我们的工作距离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诉求还甚远。政府部门决不能有“差不多、歇歇脚”的思想。


上海营商环境提升需向“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迈进

(一)优化营商环境的最高站位,是国际化

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征程,必须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评价标准,以压缩办理时间,降低收费标准为硬指标,帮助企业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当前,要看到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也纷纷推出放松管制,降低税负等举措,以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面对当前国际竞争激烈的新形势,我们要让中国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必须把实体企业的成本切实降下来,让中国企业、上海企业轻装上阵。为此,我们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要达到国际最高标准,最优水平还任重道远。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最高境界,是法治化

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依法经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上海制度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增强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必须政策公开透明,办事规范,法治环境必须更好。因此,营商环境优化中的法治化建设是“根本的根本,基础的基础”工作。各级机关,各个部门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既要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也要解决“执法缺失”等问题。严格落实执法责任追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建设,以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要强化社会诚信体系等建设。上海既要依法严厉打击妨碍企业正常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依法让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制裁。

(三)优化营商环境的最终落脚点,是便利化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中再次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对于政府而言,“管理就是服务”、“行政就是服务”,“放管服”改革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最终落脚点是落在服务上。因此,优化服务才是行政改革的真正目的和价值所在。而便利化服务更是优质服务的重要考量指标。上海的政府服务总体很好,但也应该看到有些部门为百姓服务的认识不足,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不足,服务方式不便,服务水平不高等短板仍然存在。在便利服务上,应该看到我们的服务资源整合还不足,线上线下服务“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实用性不高等问题存在。为此,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的重点”要落在便利化上。

(作者系上海奇士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