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拾丝路遗珍,始于科技足下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8-09-19 09:47:52.0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而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及北非的贸易和交流通道,沿线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化遗产,见证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辉煌和友谊。

为了深入挖掘丝路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弘扬丝路精神,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上海市激光材料与光学分析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自2002年以来,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珍贵文化遗产,与国内外文博机构及大学展开紧密合作,持续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综合运用现代光学等科技手段,充分揭示丝路遗珍的物理、化学和结构等潜信息,从而尽可能地恢复古代人类社会的样貌。


用科技解读珠饰中的故事

珠饰是一类有着悠久历史的装饰品。珠子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常被看作是“文化的微小变化”体现者。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出土了大量风格多样、材质丰富的珠饰。这些珠饰流传时间长、分布和传播地域广泛,是海上丝绸之路古代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系统研究古代珠饰,犹如揭示古代社会面貌多样性的一面镜子,诉说着昔日芳华。

研究发现,从原料质地上来看,这些珠饰主要由琥珀、煤精、透闪石、黄金、石英、绿柱石、石榴子石、釉砂及各种玻璃等材料制成。不少珠饰在外观上极为相似,但材质完全不同,肉眼观察很容易误判。现代分析技术尤其是无损分析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弥补肉眼观察之不足,对珠饰制作工艺、原料的质地和来源、流行与传播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上海市激光材料与光学分析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一直关注古代玻璃器的研究。据悉,该平台统筹上海光机所各学科领域发展的需要,在原有技术平台基础上建立起来支撑该所学科领域发展的综合性所级技术支撑系统,该中心也纳入了中科院上海材料与制造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平台按照功能划分,由六个小组专门负责具体仪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并设立仪器操作员。

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手段的进步,平台通过与广西合浦县博物馆和广东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通过携带多种高精度无损分析设备(如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仪、拉曼光谱仪、显微镜)赴合浦和广州进行现场分析,以及携带珠饰到上海进行实验室分析的形式,多次对合浦和广州出土的汉代珠饰进行多方法科学分析。

从原料质地上来看,这些珠饰主要由琥珀、煤精、透闪石、黄金、石英(包括水晶、紫水晶、黄水晶、玛瑙、玉髓)、绿柱石(包括海蓝宝石、透绿柱石、黄绿柱石)、石榴子石(主要是铁铝榴石)、釉砂(费昂斯,玻璃的前身)以及各种玻璃(包括钾玻璃、钾钙玻璃、钠钙玻璃、钠铝玻璃、铅钡玻璃和铅玻璃)等,不少珠饰的器形风格极为相似,但是采用完全不同的材质制作而成,肉眼观察很容易误判。

从珠饰的材质、造型风格、玻璃的成分体系和着色剂,可以看出岭南地区出土的汉代珠饰是多来源的。其中既有我国本土制作的,亦有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这些玻璃和宝石质珠饰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自地中海沿岸地区、西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岭南之间,以及岭南与内地之间的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也反映了岭南地区的区域性特色。

以钾玻璃为例,岭南出土的钾玻璃有两种亚类,从化学成分特征上来看,有当时交州刺史部或临近地区制作的,也有东南亚和南亚输入的。以钠钙玻璃为例,广州出土的钠钙玻璃珠饰中有使用氧化锡和锡酸铅作为乳浊剂/着色剂的工艺,这可能由欧洲和西亚传播至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进而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岭南。

系统研究两广地区汉墓出土珠饰,对于明确汉代岭南与内地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早期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平台还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如新疆拜城、和田、营盘,陕西法门寺、河南徐家岭、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吉林帽儿山和辽宁西岔沟等地出土春秋至唐宋时期的玻璃器皿和珠饰,进行了多方法的综合研究,为探讨陆上丝绸之路的中外交流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技术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方面,平台建立了基于光学与光谱学无损分析技术、微损分析技术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和文物移动实验平台,开展了便携式仪器的研发,并进行了多次文物现场化分析应用和技术推广示范,进而助力加强国家文化遗产科学认知和保护研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责任与使命。


蓦然回首,文理复合型人才在哪里

我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开始将科技手段引入考古中,比如碳14年代测定实验室的筹建。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2008年“河南安阳殷墟同乐花园遗址发掘”等,都采用了多学科合作的综合发掘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说,虽然科技考古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得不承认,让传统考古学家接受高科技是相当困难的:中国考古学家接受碳14同位素年代测定,整整花了40年。

我国真正具有自然科学背景的考古学家却十分稀缺。至今为止,“科技考古”连一个学科编号都没有,这意味着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人员面临着申请科研经费的巨大困难,意味着尚不能作为一个专业招收研究生。

面对人才难题,上海市激光材料与光学分析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李青会谈道:“与国外相比,我国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和保护的历史比较晚。相对于其他方面,其实真正或缺的是人才资源。”李青会透露,大多数学生都只有材料学或考古学、光学的研究基础,而对于文化遗产的探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理科学生往往缺乏对于文物与历史文化的积累。

“复合型人才很难培养。为此每个学生我们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开始我们会先让学生接触到文物,从一些残损的样品过渡到完整的历史文物;而在数据的解析上,我们会采用一对一、手把手进行教。因此,培养一个成熟的文化遗产科研人员往往要花上五年乃至更多的时间。” 李青会如是说道。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培养,目前平台已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高水平技术队伍,由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等组成,现有专职技术人员15名,其中正高级3人,副高级6人,中级5人,其他1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骨干的团队,平台也陆续在文化遗产的解读上获得诸多成果。

“用理科的态度做着文科的事”——这是在采访中记者所感受到的。传承着这样严谨的态度,未来,平台将加强与国内外机构和高校之间的交流的合作,如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同时也将加强与文博单位之间合作,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关注文化遗产学术前沿问题;还将加强与相关仪器生产商之间的合作,力争在专用设备的开发上有所突破。通过这些合作,平台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服务能力,推动整个科技解密文化遗产的产业链向前迈出一大步。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