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呵护每一颗创业种子, 打造高校科技服务的领先企业 ——上海孵化器30年专访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总经理钱学标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8-09-19 11:08:01.0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02年6月,2003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园区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孵化企业4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园区企业每年上缴税收超过3亿元。

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是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孵化培育平台,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及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理事单位,目前孵化场地内注册企业700余家,孵化面积2万平方米。

同济大学科技园是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企业孵化培育平台即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是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依托同济大学,园区内80%的企业拥有同济元素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同济大学学科、人才等优势发展壮大,园区内80%的企业拥有同济元素。钱学标说:“我们的服务始终紧密围绕同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前者是我们孵化器致力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优势资源,而后者是无数创新创业企业的源头活水。我们不做企业的搬运工,只做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孵化企业反哺学校,2017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近370亿元

同济大学是科技园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样科技园内孵化的企业也不断反哺学校。目前,同济大学科技园内已聚集近2000家企业,对同济大学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孵化器内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见习岗位,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从校园过渡到社会,成为有竞争力的就业者;在人才储备方面,企业内集聚大量专业人才,为学校科研工作需要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通过企业与大学的科研互动,增强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导向和提升转化效率。

2009年7月,同济科技园参与发起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到2017年,年产值近370亿元,企业数近4000家。

同济科技园杨浦核心园已经成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6平方公里核心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钱学标认为,“环同济”是三区联动(校区、社区、园区)的典型案例,发展期间政府政策的导入,学校资源的外溢,以及科技园区专业服务,在这个“圈”内形成了互动碰撞,从而推动了整个杨浦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三大法宝助推创业企业加速发展

作为双A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孵化器,钱学标将同济科技园及孵化器的做法归纳为三点。

第一,科技园及孵化器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同济科技园孵化器的技术转移工作,主要通过学校的科技体系和由科技园参与投资的技术转移公司来实现。

第二,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孵化服务。目前,孵化器自身已形成九大专业的孵化服务平台,包括投融资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市场推广平台、创业培训平台、专业中介平台、财务代理平台、项目申报平台、评优评先平台、党建工会平台。

第三,细分垂直行业,加强产业的上下游融合。借助同济大学建筑设计、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强势学科,并由此形成孵化企业的行业聚集性特点,孵化器牵头成立了现代设计产业联盟、节能环保产业联盟和同济大学新材料产业联盟,各联盟内聚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定期组织各种沙龙活动,发布最新行业趋势、政策信息等。创业企业可以依托行业联盟,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钱学标说:比如一家规模企业承接了一项业务,可以分包给联盟内的小企业,再比如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大企业的行业资质对外承接业务。我们把这种服务模式称为“大手牵小手”。


亲历同济科技园发展十六年,未来要做专业化的众创空间

作为上海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钱学标亲历科技园发展十六年。多年来,科技园一直围绕着培养企业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区域建设四方面砥砺前行。

未来,科技园及孵化器将致力于为同济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多贡献,在综合孵化器体系下打造多个专业级的众创空间。钱学标提道:我们将和同济大学的材料学院、医学院、软件学院分别合作孵化平台,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和产业化的孵化服务。

务实的同济人,将依靠丰富的资源整合积累,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以及多年孵化服务经验,把同济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打造成为全国高校科技服务的领先企业。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