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2018亚太知识 竞争力指数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9-02-19 13:29:20.0    

本报告始终贯穿了这样的思想,即经济竞争力应该从知识的储备和投资角度来研究,特别是焦点应放在地区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能够即时传递,而不用考虑处于什么位置。这似乎说明在逻辑上地理因素在经济研究中不那么重要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恰恰相反。当企业和个人工作范围变大时,相关资源和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特别是知识集中的活动仍然是任何国家或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最发达的经济体。另外,当历史因素影响布局,比如靠近原材料和市场正在淡化,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资源加剧了本区域竞争的矛盾——在很多方面,全球化正在加强本地化。迈克尔·波特解释了这种“布局矛盾”,具体如下:

从较远的地方获得的资源在发达经济体中基本上不能作为竞争优势。通过传真和Email传递的信息和关系每个人都能获得。虽然全球采购减少了劣势,但这并不能创造优势……看似矛盾地(其实不然),在全球经济中最确定的竞争优势似乎还是来源于本地。

在波特看来,由集聚带来的本地生产优势,比如特定的投入、雇员、信息和组织机构将促使企业集聚,并在以后的时间里进一步集聚,因为新的企业逐渐也被同样的集聚优势所吸引。并且,很多提高目前生产力的因素将促进集聚中的创新,这样就加速了企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例如,通过人际关系获得特定的信息将在以后的时间里为企业洞察新的技术机会和新的顾客需求提供本地化的优势。因此,当传统意义上的优势在现在变得没有意义的时候,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竞争优势——在企业所在区域的商业环境——更为重要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区域之间竞争的概念,注重区域而不是国家层面的数据研究和政策方针的作用研究。虽然以“区域”为单位在分析中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区域范围的界定、完整数据的获取,但以地理单元作为国家层级下分析的目标将会使我们对竞争的本质和政府在经济发展活动中的推动作用看得更清楚。

表1列出了2018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的得分和排名,该指数代表了53个区域的总体情况。

自2008年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以来,各国和各地区正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各国、各地区在应对经济衰退方面的弹性不同,反映在知识竞争力方面,各相关地区的排名与上年相比出现了小幅变化。去年排名较为靠后的浙江今年排名出现了大幅进步,从去年的第25名前进到今年的第14名,江苏从去年的第24名上升到第18名,显示出长三角的经济活力。新加坡维持去年排名第一的位置,为亚太地区知识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上海和北京的知识竞争力表现稳定且强劲,继续高居第5和第7的位置。从今年的知识竞争力排行榜可以看出,前十名的地区和去年变化不大,仅中国台湾取代去年的爱知进入前十名。

新加坡作为今年亚太知识竞争力排名第1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并且属于新兴的发达国家,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中心,也是重要的炼油中心。过去几十年里,新加坡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而且始终保持着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活力,这与其数次成功的经济转型直接相关在今年亚太知识竞争力相关指标排名中,新加坡的劳动生产率第1,单位面积经济产出第1,显示了非常强的经济实力。新加坡人普遍受教育的水平较高,伴随着新加坡就业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今年新加坡千人经理人数排名第2位,高等教育人均公共支出排名第2位。

作为韩国首都,首尔在今年的知识竞争力较上年的第4名上升两位,攀升至亚太第2。作为韩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和最主要的城市区域,首尔的知识经济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和科技领域。从具体指标看,首尔百万居民专利登记数排名第2,百万居民安全服务器数排名第1,单位面积经济产出与新加坡并列第1。另外,首尔的人均高等公共教育支出排名第3,可见首尔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然而似乎由于韩国的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首尔在若干个特定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的竞争力排名有所下降。

东京仍然保持第3位。作为日本的首都,长期以来东京是整个亚太地区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区域。最新数据的计算结果显示,东京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仍表现强劲。事实上,东京在全世界所有地区的知识竞争力结构中代表了发达的国际大都市这一类地区。它们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其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使一般地区难以望其项背。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期间,东京的多数指标依然在亚太地区中名列前茅。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全国主要的公司总部都聚集于此。东京又是日本经济、商业、金融中心,日本全国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有90%集中在东京,全国各大银行或总行或主要分行都设在东京,东京在千代区和中央区分别设有闻名于世的日本银行和活跃于世界股票市场的东京股票交易所。东京还是日本的教育和文化中心。目前,东京拥有190多所大学,著名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立教大学、明治大学、一桥大学、法政大学等都设在东京。毫无疑问,东京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优势引致了经济发展、产出效率等全方位的优势,使其成为亚太主要地区发展的标杆。

从具体指标上看,东京的政府R&D投入(排名第3)、企业R&D投入(排名第3)优势非常突出。产出指标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排名第3)也具有明显优势。东京的科技资源、高级人才资源丰富,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电信服务、研发服务等)异常发达,加上市场巨大,因此其百万居民专利登记数(排名第1)、每千人高科技服务从业人员数(排名第3)等指标都高居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的前列。

上海在连续四年闯入前十名后,连续三年位列第5,表现出知识经济稳健发展的态势。上海的进步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近年来加大了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力度,今年政府人均R&D投入排名第6,保持了很好的持续性和强劲的势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上海已基本建成国内最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其次,上海高度重视人才在创新中的作用,集聚和培养了数量可观的各类创新型人才。目前,上海拥有数量庞大的中国最富有创新意识、最有活力且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上海尤其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巨大,一方面,上海拥有数量可观的来华留学生人群,占全国各地区全部来华留学生的比例超过13.5%(2016年全部来华留学生人数为442,773人,上海为59,887人),且上海的留学生占在校大学生的比例高达11.6%。另一方面,上海吸纳留学归国人员的数量可观。根据LinkedIn在2018年3月发布的《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从2013年到2017年,上海吸纳的归国留学人数占比在主要城市中始终高居35%—40%,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正是由于海纳百川的胸怀广纳人才,使得上海在若干个重点领域拥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物和重点行业的国际知名企业家。上海今年千人经理人数排名第7,千人宽带上网人数排名第3。第三,上海的知识密集产业优势明显。其千人IT就业人数排名第2、千人汽车与机械工程就业人数排名第三位,显示出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另外,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人均私人股权投资排名第2,金融对创新的支持开始发力。

中国总共有5个地区位于前十名,除上海外,香港、北京、广东、台湾分别位居第4、第7、第8和第9位,显示了中国知识经济的强大实力。

在总体格局上,2018APKCI前十名中,中国(5个地区)、日本(1个地区)和韩国(2个地区)三国占据了8席,除新加坡和以色列外,全部集中于东亚。

中国大陆31个地区的知识竞争力差异显著,浙江、江苏、天津、重庆、山东等地区的排名都有所上升,最早进入排行榜的11个地区总体上表现较好,浙江、江苏排名上升幅度较大,显示出中国经济在经过几年的调整后有比较好的复苏势头。但新加入的22个省区排名相对靠后,排名最靠前的安徽和江西分列第28和第30位,四川、河北、河南、吉林、湖南、青海、陕西7个省份位于第32至第38位,山西位于第40位,西藏、海南、辽宁、宁夏、内蒙古5个省区位居第41至第45位,新疆、黑龙江、贵州3个省区位居第47至第49位,甘肃、广西、云南三省则位居排行榜最后的第51至第53位。

从国家层面来看,各地区所在的国家知识竞争力平均水平也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根据对本报告所包括的相关国家和地区19个指标的测算,2018年,新加坡(172.49)、韩国(149.35)和以色列(128.63)等国家的知识竞争力水平较高,而新西兰(118.04)、中国(115.16)和印度(108.02)等国家相对落后,日本(126.08)和澳大利亚(125.93)则处于中间水平。新加坡、韩国和以色列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生产效率较高,高级生产要素的聚集引致了较高水平的创新,因此知识经济也更加发达。相较这些国家,中国、印度等国家作为大型经济体在整体上的知识经济发展尚有诸多不足,因而它们的知识竞争力相对较弱。但需要指出的是,国家之间的知识竞争力差距并不明显,发达国家在某些方面并无较大的优势,而知识竞争力较弱的国家则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各国的竞争力除新加坡明显优于其他国家外,由于中国大陆多个欠发达省份的加入,中国从末三位下降到了末二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指数差距有所缩小。需要指出的是,以本报告所包括的地区指标来反映其所在国家整体的知识竞争力水平,同时没有考虑同一国家地区之间和不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规模差异和结构差异,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得出的结论也仅仅能体现一部分的现实情况。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