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逐鹿战略新兴产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4-05-26 10:57:00.0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的竞争优势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若干行业的竞争优势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地区之间赢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必然成为各国、各地当前和今后抢滩发展的战略抉择。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正在深度调整,全球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风险剧增,传统的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更加注重内需建设。国际金融危机也加快催生重大科技变革的步伐,科技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迅速拓展,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当新兴产业上升到国家(或地区)的战略层面,即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大,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起决定性作用。

世界各国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出台了《政府的创新议程》,提出将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电网、健康信息、交通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作为国家优先发展领域;日本将重点发展环境与能源、健康两大产业,到2020年,创造100万亿日元新资产……

我国也顺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在经历了从概念到具体化的探索过程后,为更好地构筑竞争新优势,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选取了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这七大产业作为当前发展的重点,标志着我国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框架的形成。

众所周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顺应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和全球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也是突破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双重压力、完成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双重任务的重大举措——就在各地区都决定实施以主攻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心任务的科技创新时,华东六省一市一如既往地走在了前面,率先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开启了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定位不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具体定位也不尽相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是国家层面的,鉴于地区之间的具体情况不同,各自的战略定位也不尽相同。


江苏

就在上海的邻居江苏,根据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六大新兴产业作为江苏现阶段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国家战略定位相比,总体上类似,但不同之处也是很明显的——他们将新一代信息产业中的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业分列开来,作为单独的部分,同时对生物产业具体到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而且排列的顺序也不尽相同。

谈及这些差异化,江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早,力度较大,具备一定基础,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与世界水平差距不大,有可能抢占未来竞争的有利地位,所以更要精细化和各有侧重。”确实,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区域,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路径迥然不同。苏南地区突出高端化发展,注重原始创新,成为全球知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区;苏中地区突出国际化发展,注重开放式创新,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苏北地区突出引进合作发展,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这样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体现了江苏“高端性、战略性、需求性、标志性”特征,代表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如重点培育南京的软件和智能电网、苏州的纳米技术及材料应用、无锡的物联网和云计算、常州的智能制造装备和南通的海洋装备工程;同时,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领域,形成以泰州为重点,南京、无锡、苏州和连云港等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形成以无锡为重点,徐州、常州、南京、苏州、扬州等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在平板显示领域,形成以苏州、南京、昆山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以盐城、扬州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节能环保领域,形成以盐城、宜兴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高性能材料和碳纤维领域,形成以镇江、连云港、淮安、宿迁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细化之下,这两年江苏新兴产业占全国新兴产业比重达25%左右,未来,江苏将重点发展50条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建设50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围绕100个以上重大技术方向,着力功课和掌握核心技术,组织实施100个以上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培育10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形成1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育100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500家重点创新型企业。


江西

另一个毗邻的省份江西,由于自身经济总量偏小,是中部地区两个GDP未过万亿的省份之一,人均GDP仅高于安徽,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任务十分紧迫。此外,从发展质量来看,江西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综合竞争力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制约江西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此,他们走了一条与江苏截然不同的道路,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伟蓝图,制定了实施科技创新的“六个一”工程,集中火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目标是立足江西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污染程度低、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技术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等特点,这正切合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取得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有益探索和重要途径。

在此基础上,江西注重顶层设计,着眼于增强江西未来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完善政府管理,健全资源统筹调配体系,围绕几个重点产业,举全省之力,坚持不懈强化高端引领,以抢抓项目为核心,以招商引资和做大做强企业为手段,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步入了“快车道”。在这条“绿色通道”上,江西切实抓好光伏产业基地、有机硅产业、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绿色食品产业等五大工程建设,同时,结合地方优势,加强分类指导,明确产业区域布局,防止重复建设。支持新余重点发展光伏、节能产业,萍乡、鹰潭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南昌重点发展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宜春重点发展锂电新能源等产业,九江重点发展有机硅、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业,上饶重点发展光学、光伏等产业,景德镇重点发展陶瓷新材料等产业,赣州重点发展钨、稀土新材料等产业。

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以来,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高位运行,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日趋优化。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了亚洲最大,铜产量、稀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列全国首位,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中成药销量、玻璃纤维纱产量分列全国第2、3、5位,电池级碳酸锂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福建

如果将目光放得更远,会发现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建,也是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范。由于临海,他们对海洋资源深深着迷,另辟蹊径地深入发展海洋高新产业,以特种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资源开发为重点,推进海洋经济试点省建设。

在高技术船舶、特种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福建加快对VLCC(30万吨油船)、LNG船、新型滚装船等高技术船舶的研发与建造,着力引进国内外海洋工程研发团队,重点发展双体半潜居住辅助平台、海洋平台供应船、大马力多用途海洋工作船、环保多功能型海工辅助船等特种船、海工船。高起点建设连江船舶工业园区和厦船三期技改工程,将连江船舶工业园区打造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海工辅助船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船用机械配套产业和海工装备产业,提高我省船舶制造的配套能力。

在海洋资源开发上,他们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品、功能食品和海洋生物酶制剂为重点,构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开发一批有技术含量、市场销售好的休闲食品和功能保健食品。不仅如此,针对看似不能喝不能用的海水,福建也开发了综合利用产业,着力扶持发展集海洋淡化设备研发与制造、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产业化工程、海水化学物质提取等为一体的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群。

不过,福建并未满足于“靠海吃海”,而是充分发挥科技项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每年在各类省级科技计划中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1.2亿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的“虚拟”高新研究院建设方案,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扶持政策,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综合运用云端服务、云计算等新型信息化技术,将“虚拟”高新研究院打造成高新科技成果的“淘宝网”。同时,为带动全省创新药物产品与技术研发,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中启动建设“福建省生物医药项目研发孵化器”,构建福建省生物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今年来,福建省科技厅积极贯彻落实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的宗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努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据科技部统计监测,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1位,其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第10位。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