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破壁合作,长三角“高速列车”驰向一体化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9-06-18 21:17:47.0    

“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2018年11月5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三角城市群被称为我国“最具活力、开放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地域面积为3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亿人,分别占全国的1/26和1/6,区域经济总量19.5万亿元,占到全国的近1/4。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

城市群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标志,长三角地区是一核多中心的城市群样板。一个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主要看核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一直以来,上海市身处长三角区域的强心脏位置,其“排头兵”角色不断强化,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未来也将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与辐射作用。

上海市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工作:一是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会谈,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协同开放;二是设立服务驿站,通过“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推广活动”以及企业开放日系列活动有效衔接和推动了上海科技创新资源与当地研发需求的跨区域对接;三是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券的“通认通用通兑”,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与服务跨区域合作共享;四是通过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引流长三角各地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跨区域汇聚。

以科技创新券的跨地区流通为例,2015年4月上海市正式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随后上海市分别与浙江的嘉兴、长兴、海宁、慈溪,江苏的南通、宿迁、苏州、无锡等地合作,探索“科技创新券”的跨区域通认通用机制。其中,上海市以嘉兴为试点的沪浙科技创新券跨区域合作的探索,为长三角跨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提供了范例。2017年10月19日,首张浙江省科技创新券的使用者,嘉兴企业可以凭嘉兴的科技创新券,就可享用上海大型仪器设备、检验检测、科技研发等相关的科技资源与服务,使得嘉兴的科技与产业发展接轨上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且,目前“检测绿色通道”正在筹建中,嘉兴当地将设立多个取样点,只需1小时左右,当地生物医药企业就可以将样品快递到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当天用科学仪器进行检测,第二天即可收到检测报告。其他产业也是如此,比如嘉兴当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将样品快递至同济大学机动车检测中心。此种模式也将在长三角其他各省市进行推广,继续发挥上海科技资源与服务的跨区域辐射与共享作用。


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格局

自1992年长三角15个城市经济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算起来已走过16个年头。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地区在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机制完善等五个方面,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个机构”——2018年初,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办公室组成人员分别来自三省一市中抽调的16名精兵强将,他们有的来自发改部门长期负责长三角区域合作事宜,有的来自交通部门,还有的是机构专家学者。

办公室的成立,解决了研究推进的力量问题。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各地合作意向和需求,跟踪落实议定事项。据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回忆,“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省市,但是现在算在同一个机构办公了,传递信息比以前方便得多,这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工作非常有利。具体而言,我们的工作包括将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等涉及长三角区域协同的重点专题进行任务分配后各自推进等模式”。

“一个计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覆盖了12个合作专题,聚焦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协同创新、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7个重点领域,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这个行动计划相当于给了下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狠抓推进落实、持续将一体化的事情落实下去的操作指南。

“一个会议”——2018年6月1日,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解决了重要议事拍板的决策问题,真正把座谈会开成了部署推进会,吹响了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集结号。

“一批项目”——长三角三省一市聚焦人民所急、所望的领域,推动了一批项目的落实。在省市级层面,比如明确打通省际断头路,打造陆、水、空、信息四张网,把区域内陆、水、空、信息的重要节点串联起来,让长三角区域联通更便捷。在区和地市层面,比如嘉兴与青浦签订战略框架协议,苏州与嘉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共同构建协同创新核心圈。


G60科创走廊,长三角“高速列车”的发动机

G60科创走廊历时两年,完成从1.0版到3.0版的升级,从起初上海市松江区的发展战略上升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九个区协同创新,共建共享。

原本“G60”只是上海至昆明的高速公路网编号,起点在上海松江,途径杭州、金华、衢州、上饶、南昌、宜春、萍乡、株洲、湘潭、邵阳、怀化、贵阳、安顺、曲靖,终点在昆明。它从东北向西南贯穿松江全境,因其两侧得天独厚的产业布局而成为上海市松江区转型提升、探索科创驱动发展的重要支点。如今,G60科创走廊已经成为一条科技创新要素密集、创新能力突出、产业集聚的黄金廊道,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长三角三省一市九地市,真正成为长三角这辆高速列车上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发动机。

仅仅两年以来,很多优质企业依靠G60科创走廊的政策、资源、资金等扶持,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上海九烈焰防水材料公司依托G60科创走廊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的优势,在防水行业中实现了研发技术瓶颈的突破,设计出了新型的防水材料,荣获了多项国家级的奖项;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G60科技创新走廊技术集聚、人才汇聚的红利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欲在合肥经济开发区内投资建设保隆汽车零部件升级项目产业基地,形成上海松江、安徽宁国、安徽合肥一体的产业新布局。同时,大量的百亿元级项目纷纷落户G60科创走廊,例如投资100亿元的海尔智谷项目,投资200亿元的正泰启迪智电港项目,投资100亿元的清华启迪二期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修正医药项目,投资200亿元的国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等,总投资达到1467亿元,其中一半都已正式开工。

未来,G60科创走廊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九地市将着眼放宽外资准入、搭建示范性对外贸易机制、提升外向型金融服务能级等领域,持续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引向纵深。


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思考

截至2017年底,长三角大仪网已集聚2192家单位的2.8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近300亿元。然而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增长,对整合集成区域的研发资源,提升区域研发资源对于企业创新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长三角大仪网、长三角科技文献系统与技术转移系统目前基本处于信息展示状态,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无人运行维护、缺乏实际使用功能、使用效率不理想等问题,这与当前国家、上海市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设思想和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的其他省市有必要在多年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区域内科技资源共享的工作方法和合作机制,抓住大数据时代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有效集成、盘活分散在各地方的科技资源。并以此为契机,遵从创新规律,围绕长三角科技资源一体化,站在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高地的高度,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从加强区域平台的目标功能定位顶层框架设计、建立三省一市合作共建的长效保障机制、开展跨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政策和制度研究制定等三方面开展平台的升级建设工作,全面打造升级后的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边研究,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不断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和服务工作,加快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做大做强长三角科技服务业市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升级后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更好地为政府(包括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科技资源管理部门)、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国家级、省市级科技创新载体,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及用户(包括事业单位用户、个人用户)三类服务对象提供科技资源服务,使平台真正发挥科技引领创新,创新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

为政府提供科技资源数据决策支撑与落实政策平台,在充分整合科技资源基础信息的基础上,开发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地图平台,对科技人才、大型仪器装置、研发基地、科研项目等科技资源分布、使用、服务等动态数据多个维度的分布情况进行定期更新和统计分析。并对标国际与国内顶尖水平建立量化的评价体系,为长三角各地区政府管理部门、各级单位和企业在开展资源评估、引进开发人才、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科技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资源梳理、统计与分析,提供管理决策的数据支撑。

同时,通过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帮助探索破解跨行政区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为后续研究出台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政策与共享机制提供有效的载体支撑,加强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区域,以创新引领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为服务机构提供面向更大市场的展示交易平台,各类研究机构、科技中介、企业等创新载体通过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展示资源与发布服务信息,并以市场化的方式合作开展精准引才、仪器设备团购、项目评估等各类科技资源的创新服务功能应用的研发。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使平台逐步具备自我造血、自我盈利能力。同时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增加了服务机构的宣传推广力度,扩大了服务机构的科技服务交易范围,促进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提供科技创新资源的展示、交易、推广、交流等服务,帮助服务机构扩大业务辐射范围、丰富服务品牌市场宣传渠道、提升市场份额占有率,同时也帮助服务机构在科技资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科技成果转化等环节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的科技资源查询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为各类用户提供便捷的查询机构、仪器、标准、政策等科技资源查询平台,精准匹配成果、专家的在线配对平台,以及提供咨询、预约、下单等享用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表示,长期以来,在市场和行政力量的联合推动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长三角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然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依旧存在着一些困难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的“断头路”问题,环境保护一体化中的深化联防联治问题,市场一体化构建中的共同市场问题,产业发展和布局中的错位问题等,都存在着不断深化合作的空间。

要树立区域科创资源共建共享理念。以科技创新资源中的科学数据为例,对接国际通行惯例还有很大差距,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协同机制,科学数据、科技创新资源数据目前还散落在科研人员、项目单位、行业部门、财政部门等手中,大部分科学数据,以及相当部分的科技创新资源数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归档和长期保存,更谈不上有效的开放共享和有序利用。根据问卷调查显示,90%的受访者所在科研团队/课题组并没有对生产和收集的科学数据归档;其中超过64%的受访者表示,一般将生产和收集的数据存放在科研人员的个人电脑上,一半左右受访者认为除了国外发文和会议报告需要外,没有科学数据和报告的主动性。

要助力长三角各区域科创资源的流动与共享,还需树立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养成资源开放共享习惯。加强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和安全保密,加快建设涵盖长三角区域重点领域科学数据、重大科学设施、创新基地、仪器设备、人才、机构等科技创新资源在内的科技创新资源数据目录体系。

要建立多方合作协调机制。长三角区域合作主要还是依托于政府,缺乏完善的合作协调机制,使得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一些共识和较大规模的跨区域合作项目的实现存在难度。因此,长三角一体化应尽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各方参与,互惠共赢”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在此协调机制下,政府应该改变“强政府”的思维,长三角地区还应向非政府组织放权,培育和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的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及民间组建的各种组织在区域市场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实现政府、企业与各成员城市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多边形、多层次的推进机制。

要消除长三角各地区域壁垒。目前,在医疗、教育、信息等公共服务上还亟待破除区域壁垒。例如,上海市权威医师常常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为长三角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提供会诊以及手术等医疗活动,但从制度上说,长三角三省一市仍有“一道难以逾越的无形之墙”。上海的医院需要更多地在长三角周边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打破区域壁垒,实现区域智能化医疗、跨地区医疗结算等。再比如,基础教育方面,学制差异以及教师职称评定方面的不同标准都会造成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方面的省际壁垒,这种壁垒会直接影响三省一市教育业的师资人才的流通。因此破除行政区划界限意识,加快消除各城市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各种政策壁垒迫在眉睫。

同时,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上,数据壁垒还有待消除,例如各省市间科学数据库、专家库等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因各地信息数据的接口标准不一等原因仍然未实现开放共享。因此,长三角各地政府有必要在区域科技合作方面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突破区域行政壁垒和既有的利益格局的限制,整合好各个区域的科技资源优势,建立区域、地方协调联动、跨部门密切配合的数据规范、共享汇交机制,扩大科技资源数据的开放共享。


长三角一体化展望

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中各地的科技发展带有明显的地方特征:民营经济活、走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浙江模式,经济体量大且重视基础科研能力建设的江苏模式,国防级科技信息开发能力积累且人力成本低的安徽特色,集聚各种优势资源(特别是国际化资源)于一体的上海特色等。下一步长三角区域发展将各展所长,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我们相信,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后,支持政策、改革试点、项目布局、营商环境会更加聚焦,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长三角城市群将逐步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阔步迈进。

[本文作者姜鸣就职于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者陈晨就职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者沐宏就职于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市科技人才发展中心)。文章原标题为《破壁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略有改动]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