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当我们谈“数字出版”时,该谈些什么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4-05-26 11:29:27.0    

在刚刚过去的八月,笔者有幸以参展商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了2013年上海书展,其间同众多出版业相关人士频繁发生交流,每每必聊的一个话题便是“数字出版”。

诚然,时至今日,对数字出版还未有所敏感甚至毫无了解,那恐怕很难谈得上是与时俱进。因此借此时机,整理一些关于数字出版的见闻和感想。一来与诸位分享一下,同时也能够做一番思考。


“可以没有床,但不能没有wifi”

千万别以为这只是一句戏言。十年前,谁又能想象到如今kindle的模样呢?近几年,随着国内宽带的网络的一次次更新提速,网络的平均下载速度较过去提升10倍有余。也就是说,过去花费十小时下载的东西,现在一小时就能下完。

这正是数字出版时代来临的先兆。因为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网络就等同于传统出版中的物流环节。网速越快,信息传递的成本就越低,信息到达终端的可能性就越高。并且也正因此,数字出版的接受度势必追随网络使用普及率的提升而提升。
有一点亦不能忽略,在数字出版过程中,所需要递交给终端的产品直接以数字形式发送。因而,在数字出版的交易过程中,完全不需要任何中间人。中间人环节正是传统出版业不能扯脱的累赘。所以,单从这一点,就可以判断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有多大分别,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给我个键盘,我就能做出版”

扔掉了传统渠道等于扔掉了一大半  “中国特色”,出版的代价越发得低,只要有连接互联网能够输入文字的设备,就可以作为单独的媒体参与出版活动,也称“自出版”。其实像博客、微博、轻博客等都已经属于自媒体出版。

以传统图书内容形式呈现的自出版在西方已经十分盛行。在我国,盛大文学已在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榕树下等网站的自出版运营方面取得成功。去年下半年,作为“文艺爱好者”最大的聚集地的豆瓣网,推出自出版平台“豆瓣阅读”,借由其本身豆瓣读书板块的影响力,也正逐渐成为自出版市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虽说“自出版”为数字出版提供一种颇具时代特征的可能,但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自出版”依然不会是数字出版的主流。最大规模的数字出版平台,当属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数字平台和腾讯的数字平台。手机作为移动终端,以多功能(多媒体)、携带便利现下在电子阅读器的选择中还是占据主导地位,高速的无线互联网技术是中国电信的优势,而中国移动的优势在于凭远见抢先进入了数字出版市场。腾讯早就开始进入数字出版领域,就我个人经历来讲,腾讯的手机阅读软件,其阅读体验一直在不断成熟,甚至还在进步;况且,腾讯的黏性用户数量实在令人敬畏,撇开开发、运营等等不谈,每每“企鹅”上路都不可谓不是大手笔。此外,新华书店作为老牌国有发行、零售企业,其开办的数字出版平台“新华e网”同样不能轻视,毕竟其所占资源是得天独厚的。


“今年我在手机上看了30本书”

这是一位朋友的亲身经历,因为工作原因,每天可供阅读的时间很少,但仍通过手机这个阅读终端满足了必要的阅读需求。同时他也表示从一开始的不适,到后来逐渐适应,其实在这期间他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改变。

好几年前,笔者出差坐动车,当时ipad方才兴起。邻座是一对父女,小姑娘看起来五六岁的样子,她捧着ipad阅读(玩)早教应用的场景让我始终无法忘怀。

我们这一代也许还保留了对传统书籍的感情,等到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阅读习惯是否会彻底改变?

假设到那个时候,平板电脑还没被崭新的电子产品淘汰,作为孩子幼儿阶段的玩伴——辨识力、语言能力直到逻辑思维的启蒙,他们第一次作画的绘板,第一次歌唱的麦克风;接着他们又通过触摸电子屏识字、写笔画、做算术;进了学校后捧着能够联网的电子课本学习课程,温习功课。到那时,面对功能单一、容量极其有限的实体纸质书,对他们来讲是否还能产生情感实在未可知——就像我们在短短的这几年里抛弃激光唱片、磁带、光盘那样?


传统出版的未来

在我们这一代,传统出版可能不会快速消亡,但转向更精确的按需出版及转变为“单纯为换取阅读体验的高档消费”是必然趋势。

传统出版编辑倒是不用担心自己的饭碗。因为出版成本的完成改变,致使数字出版的未来,应呈现“内容为王”、“推广为王”。传统编辑拥有提供优质内容的经验,同样也拥有相对多的出版营销经验和推广人脉。

电子阅读的内容编辑中有一点,起初可能会被忽视——那就是数字时代的阅读习惯——人们不再耐烦读大段冗长的文字,转而倾向于读图,间或有多媒体则效果更好,而电子阅读器上的字体和版式,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挖掘和努力。

电子刊物的出版已有韩寒的“一个”app先导,置身于现今已然成熟的自媒体交互式网络平台间(大规模碎片阅读的时间中),“一个”的出版模式堪称现下有关电子刊物的想象的极限了。

言语至此。我已在文章开头表明,此番写作只是为了分享与提供思考。既已投砖,我也不必再多言。


最后,开卷有益,愿诸君在数字出版时代仍然得到最好的阅读。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