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发力产学研,凝聚大湾区创新力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0-01-16 10:23:47.0    

香港拥有多所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有着较雄厚的科技基础,同时也具备培养优秀科研人才的能力。但香港土地有限,科研资金投入仍有待提升,且没有足够的实验样本。这些方面都需要内地的交流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优势,提升科研水平。

近年来,香港部分高校通过与内地合作促进知识转移,弥补香港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的不足。同时,大湾区的定位也为香港科研产业化提供了出路及市场。


提速沪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据悉,香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整体制度安排与内地不同。内地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主要由高校直接与企业对接,而香港高校主要做基础研究,鲜少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香港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直接去做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力有不逮。

同时,香港特区政府的科技创新拨款中高校所占比例较少,这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也是造成香港高校的专利授权数量在全港中所占比例较小的直接原因。

因此,香港需要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发挥各自的科技优势,背靠内地的大市场,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上海作为全国重要的科学技术基地,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香港也持续推进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此背景下,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愈加紧密。

2015年12月7日,上海科技创业中心与香港科技园签署《沪港众创空间合作协议》,拉开了沪港众创空间建设合作的序幕。2016年7月,科技部“内地与香港合作众创空间”在上海挂牌。

去年,上海市科委与沪港经济发展协会签署了《关于加强沪港创新科技合作交流的协议》。协议提出,将引导在沪港资科技企业和科技创业团队运用“科技创新券”等优惠政策,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依托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内地与香港众创空间”,为香港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提供创业实习基地,开展创业培训。

中科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谢作伟对此表示,青年是沪港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力量,要为两地青年搭建交流平台。他为沪港科技创新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实现科研基金互通;二是进一步促进两地人才流动;三是消除两地知识转移壁垒,提高知识转移效率,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

目前,沪港合作重点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等领域,共同支持双方科研人员联合开展创新活动。例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成立“促进中药全球化联合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与香港大学共建“精准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在糖尿病与精准医疗领域共建联合研究中心。据上观新闻报道,近年来,累计有23项沪港科技合作项目被列为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得到重点扶持,资金投入累计达1370余万元。同时,上海光源吸引了来自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近30个课题组开展实验,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期刊上。


借势大湾区

今年,香港多家高校陆续公布与内地合作的科研项目。香港与内地教科研机构正积极把握机遇,特别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势头下发挥互利作用。

早在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被正式提出;2017年3月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报告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随后,国家发改委带头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从理论设想阶段迈入实际规划和布局阶段。2017年7月,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国家发改委、广东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香港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第四章针对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分别从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三方面作出详细阐述。

粤港澳大湾区内有着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而且在转型升级方面有着迫切需求。例如,深圳有高端的高新科技研发、制造和完善的产业链;广州在轻工业和重工业领域布局十分均衡;东莞和佛山等市则有大量先进制造企业,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澳门则为世界旅游和休闲中心;加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资产管理和离岸人民币中心,其专业服务及金融服务业聚集了大量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人才。

同时,借助港澳地区法治、语言、文化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国际化与便利化,能够吸引和招聘更多国外科研人才、高校毕业生,对内充实科研创新力量,对外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有助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创新科技中心主任黄锦辉表示,纲要内容体现出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要义。香港在基础研究领域应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国际化和科研实力强劲的优势,将国际化的科研网络在大湾区内进行分享,最终令大湾区形成“前研后产”的产业链模式。

大湾区依托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基础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成果数量众多。例如,香港在发光二极管技术、薄膜太阳能光伏技术、云计算、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和电动汽车等方面具备技术优势,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且缺乏相应的制造业基础,香港的很多科研成果无法在香港落地,但在大湾区的其他地区是可以的。”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高级顾问谭启灵说道。

目前,大湾区内集聚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5所世界百强大学,汇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内地知名重点高校,拥有4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伙伴实验室,这些都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据新华社报道,截至3月,已有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了72个科研机构,转化成果及技术服务近300项,粤港联合创新资助项目达151个。


加快融合为要事

显然,粤港澳三地日益密切的交流为大湾区的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指出,相比世界上其他几个重要湾区(旧金山、东京、纽约),粤港澳大湾区在制造业上体现了自身独特优势。例如,深圳已经是全球硬件创新的中心,在这个创新领域,深圳已经完全可以媲美硅谷,不同之处在于硅谷是在软件上创新,深圳是在硬件上创新。但是未来,大湾区仍有待解决的问题,即科研与产业脱节。从现在的情况看,大湾区主要中心城市如广州、深圳、香港等的大学科研成果与产业的结合率都不高。

就发明专利而言,数据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7.6万件,远超其他湾区。但从专利施引数量来看,近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均专利施引数量仅为旧金山湾区的33%,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成果质量与其他湾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而在粤港澳三地的高校合作方面,以广州、深圳、香港三大核心城市为例,三者在高校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比较少。同时,香港的金融优势对大湾区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香港的195家银行中仅有15家在内地设分支机构。

在人才方面,港澳人员在内地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身份为境外人士,就业需满足《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获取《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和旅行证件,满足地方政府的就业许可要求,经过一系列审查后才可在内地就业,且从事国家规定的职业(技术工种)的,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明。此外粤港澳三地人员在社保、医保等方面的待遇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的高效流通。

针对这些不足,相关业内专家表示,希望三地政府加强合作,围绕大湾区建设发展尽快出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同时,大湾区的市场可以更开放,向海外推介,吸引公司来港投资,由特区政府牵头,将更多的香港初创企业、科技企业带入大湾区。


参考资料:

•孔伟强、黄双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