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如何提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力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0-01-16 11:32:28.0    

当前,上海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始终,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始终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突破,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强化前瞻谋划,着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创新浓度,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笔者根据自己工作实践和对科技创新的理解,结合近期所见、所感、所悟,浅谈对创新策源的几点看法。


对外开放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时代

当前的开放,应该进入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式开放的新时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我国在一些“根技术”和“根产业”等方面还受制于人,比如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等方面。因此,在引进时,不单纯是技术的引进,而应该是人才的引进,在人才引进上,秉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态度,短期内不以经济回报为目的,加紧“根技术”研发,早日实现新的突破。2.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提高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交通领域的技术输出,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营造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作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奠基者和功臣,他们的巨大贡献和科学精神,是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应该建立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精神的圣殿。以西方国家先贤祠为例,先贤祠是西方国家思想和精神的圣地,是西方国家民族之魂,是西方国家真正的象征。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截至2018年6月,共有72位对西方国家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这些伟人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知识财富,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巨柱。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两弹一星”“新四大发明”为首的科技创新折射出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精神值得发扬光大和继承。理应建立像法国先贤祠一样的精神圣殿,体现出对科学的尊重,对创新的崇尚。

创新创业是一个民族的“魂”。当前,科技创新展览千篇一律地展示已经形成的科技成果和现有的产品,很少能够对未来进行展览,而创新思想和ieda是特殊的商品,它们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源泉。希望国内能够出现更多像欧洲顶级科技创业峰会Viva Technology一样的展览,它们是思想的展览,是创新火花的碰撞,营造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创新需要智库抢占先机,智库要发展成为功能型平台

提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力成为应对复杂多变形势的重要手段,这需要科技智库的高智力支撑。全国范围都掀起了科技智库建设的热潮,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社会团体都不乏智库建设。但是,真正有用、好用、管用的科技智库仍然凤毛麟角。面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前所未有之机遇,科技智库理应朝着功能型平台建设努力。打造功能型平台,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台要具有黏性,主要表现为平台和客户要有黏性,让客户觉得智库是其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平台对潜在客户存在吸引力,让潜在客户一旦有需求,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平台。2.形成智库产业链,智库需要收集情报、分析情报、提供决策建议、传播等,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话语体系,单纯一家智库机构很难做好全部,因此,智库也有上下游的产业链,也需要分工,从而打造智库产业生态。3.参与标准、政策制定,智库的影响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对于标准和政策的制定与参与,地方智库参与地方的政策制定,国家智库参与国家的政策制定和标准建立。4.畅通的转化渠道,主要体现在智库的研究能够转化成政府在施政时的参考;抑或转化成资本,能够促使智库做大做强。换句话说,智库的研究需要做到“名利双收”。5.解决政策传播“最后一公里”,智库不仅是思想的生产者,也是思想的传播者。智库不仅需要做好前瞻研究、预测分析、资政建言,也需要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所谓“最后一公里”是指政府的政策和制度能够准确、精准地往下传达。当前,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是也发现,很多人只知道有这个政策,却不知道如何去用好这个政策,更不知道如何去办理与政策相关的业务。智库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理应站在群众的一端,对政策能够解读好,运用好,帮助政府将政策很好地往下传递,真正做好桥梁工作。


畅通国际传播渠道,抢占议题话语权

推进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正能量的传播,负责任地讲好中国创新故事,传播中国创新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科技从业者与媒体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西方国家《外交政策》一份报告中列出全球7大区域13个地区政策话语中心的名单,北京和上海都未列其中。可见,中国科技创新传播的国际化程度相对滞后,还没能在国际社会上建立起影响力,也没能在国际事务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权,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不匹配。因此,建立我国科技创新全球传播渠道刻不容缓。

(作者就职于上海市科学学研究室)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