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北斗硅谷”建设如何引领量变到质变?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1-01-16 17:40:05.0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预计至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产业年产值预计将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北斗导航产业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科技创新重大方向。《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导航与遥感技术的发展,开展新一代导航卫星等前沿技术攻关,掌握未来高精度导航产业技术制高点。

青浦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上海联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西部门户。这里有着一座集聚上百家北斗导航企业的园区——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不仅是国内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营的北斗产业基地,更是做出了产值连续三年翻番的惊人成绩。

近年来,北斗西虹桥基地成立中国北斗产业园区联盟、园区企业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远海域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与“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技术与应用”项目分别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这样的成果并不是偶然,北斗西虹桥基地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及管理团队专业化的运营。在北斗西虹桥基地首席科学家郁文贤等人的领导下,“北斗西虹桥模式”已然成为全国北斗产业园区学习的典范。

近日,华东科技采访了上海西虹桥导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郁文贤和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朴东国,他们讲述了“北斗硅谷”的发展历程。


郁文贤:强强联合,打造北斗集群创新高地

眼前这位谈着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者——郁文贤教授曾是一名军人。2019年7月,他获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他长期从事军民融合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率领研究团队在雷达目标识别、遥感信息处理、融合导航定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我国国防关键技术发展、装备研制和产业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内心的军旅情怀在他从事研究、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军营27年,对我而言尤为深刻的是集体主义,要围绕着集体的目标去努力。还有责任心,然后是更勇敢一点。钻研的技术、解决的问题都要能够用得上,这是我在国防科技研究方面的特点。”郁文贤回忆道。

凭借着对北斗导航的一腔热血,他推动北斗产业园一路走到了今天。


从设想到现实,投身产业前线

据了解,上海的卫星定位导航应用产业在国内起步较早,也有较好的产业化基础,在“十一五”期间就大力推广GPS综合服务网的应用与服务。2010年,上海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郁文贤担任联盟理事长。第二年,上海启动北斗示范工程认证,他牵头做方案论证,向国家北斗办、上海市科委提了三个建议:一是重点实验室,打造人才培养、前瞻技术研究的平台;二是检测中心,在上海计量院建立北斗产品检测中心;三是产业集聚区,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创业基地建在上海,核心是位置服务的技术创新。

在上海市科委、青浦区政府的支持下,北斗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很快进入了规划阶段。自此,郁文贤走向产业一线,开始了创新创业之旅。2012年,郁文贤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做规划论证,此前从未接触过产业、运营的他不断研究,对园区作出分析与定位。PPP模式是他提出的适合园区发展的模式,政企联合实现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2013年6月,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由原总装备部和上海市政府正式揭牌,同年年底基地正式开园。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郁文贤担任上海西虹桥导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

起初,北斗产业园区是郁文贤对于技术创新场景的设想,从设想到落地,再逐渐壮大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很多坎坷。郁文贤谈道,第一个难点是环境,位置比较偏僻,在产业园的周围几乎都是别墅区,配套设施缺乏,也没有产业配套。第二,对于产业培育缺乏经验,建设人才团队也比较困难。第三,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在创业时会遇到很多政策性的问题。对于如何突破政策信息瓶颈、把事业快速做起来,大家的思路和想法并不一致。


并肩作战,解决应用场景

克服曲折、进而迭代发展离不开创业团队的艰辛付出,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青浦之内,北斗无小事。”大力发展北斗导航产业,也已成为青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郁文贤看来,北斗产业园区是青浦区政府服务国家战略自主培育的产业,也是一同参与的规划者、培育者。“我们是共同体,政府从人才政策到北斗专项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主要承担专业产业板块,政府是政策、资源供给,多年来我们都在并肩作战。”

在新技术应用推广、行业应用拓展方面,北斗产业园也有所布局。园区承接或参与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车联网服务、精准农业应用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或重要行业应用拓展。其中,“北斗青浦大众位置服务系统”示范工程项目,在青浦区老人关爱、学生学业管理、旅游等方向形成2万台套终端的典型应用示范。对此,郁文贤认为:“2013年我们的技术程度还有所欠缺,主要差距在于小型化、低功耗、可穿戴性。但是从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启示,包括室内室外的无缝定位,以及孩子与老人活动数据的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升,我国的硬件技术已与国外相近。“我们现在更多的是解决应用场景的问题,下一步是北斗+高精度物流的应用。”郁文贤说道,“未来,长三角地区都能够跨区域应用。当前,北斗技术应用已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大众化、国际化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会利用北斗的高精度来改造、形成更好的解决方案。”


华测导航:“北斗硅谷”的排头兵

开园6年来,越来越多北斗产业相关的优质企业入驻基地,创新产业链逐步延伸,产业集聚效应也日益显著。在上游北斗芯片、天线、高精度板卡、基础数据和数据服务方面,中游终端集成环节,下游运营服务环节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优秀企业或机构群体。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其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重要份额,部分还走出了国门。

过去,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GPS一家独大,技术和设备全部被国外公司垄断,我国在这一领域几乎空白。高额的费用限制了大规模应用,在国防和经济领域也处处受制于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取得了突破。与此同时,北斗产业中的高科技公司开始崛起。

2003年9月,华测正式成立,以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为基础,坚持自主创新,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毫米级双频GPS测量接受机。在2009年后,华测又推出国内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量型GNSS OEM主板,结束了GNSS主板核心技术几十年被国外企业完全垄断的历史。

着力自主的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

2012年,北斗卫星开始投入商业化应用,上海市科委与青浦区政府共同建设北斗产业园以推动产业发展。同时,随着公司扩张,华测便从漕河泾开发区搬至北斗产业园。

作为园区的第一批入驻企业,华测与政府以及园区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结。华测总裁朴东国回忆道,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例如前三年房租减免、科技项目的扶持以及对科技人员吃穿住行的安排,甚至公司办公面积也比原来大了很多。另外,北斗产业园相当于平台公司,会聚集很多北斗相关的企业,便于与产业上下游交流、发展。

在产学研方面,“我们与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大等走在高精度北斗定位学术前沿的高校有着非常深的合作。”朴东国介绍道,“我们成立了一个博士后工作站,邀请一些博士生与我们共同开展课题,也会邀请专业的教授担任顾问,对学术方向、算法研究、产业发展定位给予指导。同时,华测在同济、武大设立了奖学金,希望扩大影响力,也能招募到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另外,在产品研发上也会有合作,例如三维激光方面我们与武大进行了合作,产值从原先的三四千万元涨至今年1.6亿元,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达到国内非常优先的水平。”

自主创新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长远而言,研发投入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华测自成立以来就有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研发投入不得低于销售收入的10%,基本对标华为,2018年达到了高峰值,达销售收入的13.74%。

在研发创新的过程中,遇到难点瓶颈是常事。有段经历令朴东国印象深刻:“板卡是与北斗相关非常核心的技术,也是很多产品线里的核心器件。这原本都是被国外垄断,我们是国内较早成功开发的。但是由于公司内部有些波动,导致核心团队流失。因为技术门槛很高,当时我们从全国各个科研院所、企业招募人才,最终重组了核心板卡的团队,花了三年多时间才开始批量使用产品。”


志存高远,与园区共同成长

2017年,华测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据朴东国介绍,公司2014年正式入驻园区,赶上了北斗产业发展非常好的时期,得益于政策扶持,华测有了快速的发展。上市前,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在30%—40%之间。上市以后,公司产值更是从上市前的5亿多元迅速增至10亿多元。

华测成功上市无疑为园区的资源整合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作为“北斗走出去”战略的“先锋队”,华测已布局海外市场多年,目前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由于价格低于国外产品近一半,华测已在海外建设了良好的推广网络,深受用户欢迎。

谈及发展目标,朴东国说道:“我们主要对标的是美国天宝导航有限公司,但是仍存在着三方面差距。第一,天宝有着比华测早二三十年的历史,有很多的技术积累。第二,品牌影响力,即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度会高于华测。第三,对于国外一些用户的应用场景、作业方式的理解还不够。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能够与世界优秀的高精度定位导航企业在产品、技术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竞争。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首先要从技术上投入,还要提高整体的品牌知名度,经受国际市场的考验。同时,要建立起企业运作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效率、能力以及科研投入。”

作为北斗产业的龙头企业,华测不断自主创新,与行业共同成长。朴东国也是园区一路走来的亲历者、见证者,他对此感触颇深:“青浦区政府对北斗产业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在科研、办公环境、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公司才得以快速发展。”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