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破旧立新”中的生物医药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1-01-21 09:44:35.0    

作为我国重点领域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完善”一直是各方聚焦的话题之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仿佛是向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展开挑战那般,让全国各医疗机构、科技企业都迎来一次“大考”。

在疫情的冲击下,生物医药企业更多是为前线“战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而伴随着复工复产浪潮的到来,正如2003年非典疫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样,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这样的机遇体现在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追加、中医药持续红火、检验行业高速发展以及家庭医生分级诊疗模式深入发展等多个方面。不仅是传统的防护产品,如口罩、电子体温计、空气消毒机、多次循环电子口罩等将日益普及,线下健身馆、健身器材等也因此受益。同时,生物医药技术、医院诊疗水平的加强与提高也将受到更大的重视。

可以预见,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通过转化此次疫情带来的危机,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从而实现逆风翻盘。


“重压”下的补漏和迭代

当下,有不少声音认为此次疫情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速”,那么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在抗击疫情的背后,其经济收入和企业发展是否受到影响?

对此,漕河泾开发区生物医药企业之一,上海百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傲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滨认为此次疫情给整个产业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从利的角度而言,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众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有了更多的认知,包含核酸检测、医药防护等,这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将带来十分正面的影响。”朱滨说,“从弊的角度而言,我认为此次疫情对于整个产业的冲击不小,因为封闭和管控,对病人前往医院和医疗机构就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使得一些医药相关产品的产销停滞。”

回顾整个疫情的风起云涌,不可否认的是,生物医药产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此次疫情牵连甚大、影响甚广,是否暴露出我国医疗体系原本就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呢?

在朱滨看来,此次疫情暴露出当前医疗体系的一些漏洞,比如此次疫情大规模扩散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基层医疗机构对于疾病的检验检测能力不足,在重危病情及早发现、及早预防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疏漏。因此,“如何补短板”便成为当下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课题。

2020年的今天,中国的医疗体系已经今非昔比,检测手段、医生数量及水平、治疗水平、医疗保险体系等均取得长足进步,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现有医疗机构的部分能力缺失,以及大量病人涌入之后的有限承载能力。

春节期间,作为一家长期专注于临床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产品及配套设备的高新技术公司,百傲科技利用自身技术储备,结合技术优势,组织技术骨干集中攻关,立刻投入到疫情防控这场“全民战役”中,瞄准个人防护和早期诊断,加急研发防疫类产品。

“在这次疫情中,应急上市的产品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核酸检测试剂盒检出率偏低、采样技术需更完善、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仅是为了应对此次疫情,也是为今后城市日常医疗需求作准备。”朱滨说。

目前,对于当前产品暴露出的问题,百傲科技已经在“样本保存液”“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和“自动检测设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其中,针对检验实验室暴露出的重压,百傲科技通过研发新型智能检测设备来为实验室减压减负。

关于医学实验室的重要性,据新华社消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提高检测确诊能力,缩短检测时间,从全国疾控系统调派检测力量支援武汉,允许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因此,医学实验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具备疫情检验资质实验室的医疗机构比较少,同时设备应用也需要专业的医技人员,这在疫情时期十分紧缺。”朱滨说。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百傲科技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法基因检测技术平台,全力开发无需提取病毒核酸的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充分发挥基因芯片检测通量大、方法稳定、结果准确的特点,并且检测过程全自动,无需人员介入,这将较大改善检测人员短缺、防护不够、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

此外,百傲还研发了诸如“液体防护手套”等其他医疗防护产品。该手套使用后能快速在手上形成一层防护膜,相当于戴上了“隐形防护手套”,能有效隔绝、杀灭病毒和细菌,而且可以直接用水清洗,使用过程非常便捷。目前百傲科技正委托第三方按照国标测试。

朱滨表示,尽管此次疫情对于企业冲击很大,但是针对之前暴露的医疗产业问题,他们立刻着手开发与疫情相关的产品,一方面恢复企业的运转,另一方面满足当下市场的需求。

眼下市场正在复苏,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也在伴随复工复产的浪潮慢慢回归正轨。可以预期,正如2003年非典那般,疫情产生的影响是暂时、情绪性的,而不是方向性、趋势性的,相信随着生物医药企业的不断创新,在2020年下半年,市场将充满更多机遇。


与前沿技术“越走越近”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让我们看到了现有医疗机构的部分能力缺失,以及大量病人涌入之后的有限承载能力。这些痛点背后所隐藏的,不仅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闭环优势,同样也有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发展机遇。

其中,人工智能、数字科技、3D打印等前沿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越走越近”。

对此,朱滨认为这些新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将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他谈道:“百傲科技目前正与复旦大学及多家医疗机构保持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通过这些合作期望未来能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介入,通过机器人自动化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医疗环境。”

对于生物医药产业融入其他前沿技术,记者从百傲科技所在的上海聚科生物园区了解到,不少生物医药企业有着相似的心声。

上海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远程心电网络产品被征集入选上海市人工智能企业疫情防控产品和解决方案。该产品可实现对12导静息心电图的“分布多点采集、远程集中诊断”模式,从而提高心电诊断效率,让医生尽可能远离病区、远离感染源,能够起到尽量保护医生的作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在与芯片技术的结合上,臻准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秉持“让检测更简单”的理念。其AccuONE系列数字PCR产品采用芯片式技术路线,将病毒核酸完全封闭在芯片内进行检测,减少交叉污染,保证了结果的准确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而且,已完成检测的芯片可以在2至3个月的贮存时间内反复读取,有利于结果追溯。芯片表面具有唯一识别码,可与每个患者的信息一一对应,便于追溯和管理。

上海迈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纳米科技、生物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其技术成果“纳米磁珠”在此次疫情发生后,可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高效分离、捕获与快速检测,被应用于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

可见,生物医药产业与前沿技术的协同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体系快速进步,推动我国医疗机构进一步开放、推动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与医疗机构形成互相协同、互相补充的产业格局。

另一方面,当前全球疫情全面爆发,不少生物医药企业将国内疫情期间的技术成果共享出来,为全球抗疫贡献出一份力量。比如复星医药联手国际知名mRNA疗法企业BioNTech共同启动新冠疫苗战略合作。

据复星医药官网消息,复星医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谈道:“新冠肺炎疫情仍继续在全球范围蔓延,潜在的大流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应对,并且我们彼此都热切期望能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BioNTech拥有全球领先的mRNA技术平台,尽快研发推出针对COVID-19的疫苗产品,从而有效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百傲科技也将国际合作作为未来企业发展中的一环。朱滨告诉《华东科技》记者,百傲科技将与“瑞典机器人谷”等国外知名人工智能机构和企业展开合作,探索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相结合的“新路径”。

如何把握未来的市场机遇?这对于各个生物医药企业而言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然而坚持创新战略,加快创新研发的力度,为社会贡献更多好产品,这些是不变的方向。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多元化发展,持续提升产业互联网能力,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远程操作能力,相信与其他产业结合后获得的新突破,有助于中国未来更从容地应对各类疫情的到来。


LINKS+

上海市政府《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为加快推动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需求,该行动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申报上市药品50个以上,申报上市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00个以上;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基本建成亚太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产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研发外包与服务中心和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药品和高端医疗器械流通体系;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国泰君安《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需求周期与产能周期共振,CRO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2020年中国医药研发生产外包市场规模有望达218亿美元,未来五年行业复合增速有望达到20%以上,受益于全球研发支出稳步增长、国内创新崛起,行业整体保持较高景气度,龙头公司在人员和产能上均处于扩充周期。产能持续释放叠加需求周期共振,推动CRO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国内创新升级爆发,全方位助力国内新药崛起:持续数年的药监改革正在进入逻辑验证期,企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CRO公司将成为其升级的核心助力。而国内医药产业融资持续火热,一批自带项目但缺乏全流程研发能力的创业公司将趋向于寻求CRO公司的支持。

(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