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上海科技创新迸发硬核力量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1-01-25 13:53:52.0    

5月中旬,在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首现了特等奖“三星同耀”的景象,这也是继今年1月上海首次摘得国家科技奖特等奖、实现18年来“零的突破”之后,上海的科技创新迎来又一次高光时刻,同时也折射出近年来上海创新策源能力的稳步增强。

随着改革的落实和深化,201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总体呈现出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科普激励作用显著增强、提名方式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在此次被提名的项目中,有38个项目有外籍人员参与完成,国籍涵盖美日法等11个国家;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技精神,上海还率先设立科普奖;此外,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严酷环境下钢筋混凝土防护技术体系创新及工程应用”由外籍专家教授提名,这也是首次有外籍专家提名的市奖获奖项目。


亮点纷呈 凸显上海科创轨迹

在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一批面向世界前沿或引领未来方向或补齐发展短板的重要创新成果脱颖而出。

从技术领域看,此次获奖项目超过四成的获奖成果与“三大领域”紧密相关。能源与环境技术、生物与医药技术、信息技术等三个领域持续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与创新实力,获奖成果持续保持领先,分别占比20.41%、19.05%和11.22%。其中,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三大领域”密切相关的生物与医药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领域成果,获奖比重合计达到44.55%。

同时,高校、院所以及医院等机构作为知识创新主体,在新思想、新技术、新发明的孕育和涌现中发挥着主要策源角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在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精准对接等方面作用显著。在此次80项高等级奖项中,有74项由高校、院所和医院牵头,占比93%;获奖机构中有企业446家占比51%;高级奖项中企业参与增加,8家企业参与2项特等奖;39项一等奖获奖项目有企业作为前三完成单位。

此外,据统计,2019年度获奖的294个项目所涉及的880个完成单位中,有204家外地单位,占比为23.18%。从近年情况看,上海与江苏、北京、浙江、广东、山东、安徽等地的高校院所和企业合作最多,其中,江苏、北京、浙江始终位列前三。上海与同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之间的合作最为紧密。从获奖项目看,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跨区域辐射作用显著,特别是与苏浙皖协同创新紧密,长三角创新共同体特征明显。


多点开花 特等奖“惊喜频现”

近年来,上海角逐高等级科技奖的优秀项目质量不断提升,数量逐渐增多。

自2012年上海恢复特等奖以来,除2013年度和2017年度空缺外,至2015年度每年都有特等奖颁出;2016年度至2018年度的三年内,更是两次诞生特等奖“双黄蛋”,这也折射出上海创新策源能力的稳步增强。

特等奖是对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以及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技工程、计划、项目的最高规格奖励。从近年来特等奖涌现看,上海科创中心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打造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重要策源地,一系列重大突破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在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涌现3项特等奖。其中,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2项,也是近年来最多的年份。

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完成的“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获得技术发明奖特等奖,实现了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技术的突破,对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完成的“基于脑可塑理论新发展修复残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项目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治疗中枢神经疾病的全新途径,而且深化了我们对于大脑及其神经系统的认识,对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也具有启示意义;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完成,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面向重大工业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保障技术及应用”,则作为上海全力打造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上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的核心技术支撑,促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电力控制等领域软件研制,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此外,从2019年度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由两年评选一次改为每年评选一次。


从无到有 奖项背后的坚守与跨越

创新策源意味着“创新之源,策动未来”。

近年来,上海在服务国家战略、提高策源能力、赋能产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和营造创新文化上,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过去八年,上海科技奖特等奖项目分布于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新材料、光子科学、建筑等多个学科,这也从侧面展现出上海产学研联动、各类创新资源融合互动的良好创新生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奖项获奖项目同时包含了基础理论突破和与产业重大创新需求的对接,努力实现着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

但是,重大科学发现、高质量技术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大多数获奖成果都是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甚至“数十年磨一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索的结果。

今年初斩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更是记录着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三代科学家薪火相继、传承接力的奋斗足迹。项目团队用20多年走过其他国家长达百年的特种船舶设计发展之路,使我国在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制造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超越。

2019年度上海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平均开展时间为7.98年,其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普及奖获奖项目平均持续科研时间分别是10.74年、8.58年、7.99年和6.13年。这些数据也表明,越是想要在面向科研前沿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原创性或首创性成果,越需要“勇闯无人区”的勇气和“甘坐十年冷板凳”的耐心。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