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科技功臣篇—陈亚珠:读懂医工交叉的科技“先行者”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1-01-25 14:34:17.0    

|  陈亚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当高电压技术遇上无创医疗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近期,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作为高电压技术专家和无创医疗技术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陈亚珠被授予上海功臣奖。

陈亚珠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医疗器械创新研究和产业转化的先驱与领军人物,同时也是著名的老一辈高电压技术专家。她带领团队数十年坚持自主创新,开创了我国重大疾病物理治疗的学科研究新方向,在国际超声治疗领域享有盛誉,为我国大型无创医疗器械的民族化、产业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她是“跨学科的领军人”

谈起“跨学科”,就得追溯起陈亚珠从高电压领域至医学工程领域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国家电力行业百废待兴,许多行业技术难题亟待突破,同时工程技术人才缺乏。陈亚珠便投身于高电压绝缘、防雷保护等领域的研发和教学工作中。

她先后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高电压技术及绝缘”、“高压静电场数值计算”等四门课,获得学校教学优秀奖、交大最高荣誉校长奖和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此外,她曾多次获得高电压相关的国家及省部级奖项,所研发的“配电变压器的防雷特性研究”首次攻克了当时国内变电行业的瓶颈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替代前苏联同类设计,“220千伏屋内配电配置电气安全净距”树立了国家规程,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20世纪80年代,产、学、研合作更多地停留在理念和概念,陈亚珠和上海老牌国企——变压器厂开展了“环氧浇注的电力变压器绝缘结构研究”,成为上海早期的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获上海市优秀产学研奖。

在电力领域硕果颇丰的她,对于自己童年的医者梦念念不忘,这时她留意到肾结石的疾病在我国医疗领域中仍留有空白。

肾结石是我国常见、高发的疾病,然而当时的治疗技术有着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医疗成本高等问题,虽然使用进口的“肾结石体外粉碎机”可以避免开刀、减轻病患痛苦、无创解决问题,然而,120万美元的仪器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碎石机”激发了老师和她的兴趣,自此她踏上了我国无创医疗领域的艰难征程,全新布局科技创新研究领域,大胆探索新型医疗仪器的研发。

从第一台由中国人独立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肾结石体外粉碎机”问世,到“前列腺增生热疗仪”,以及多项设备的相继研制成功,陈亚珠填补了国内在无创伤型医疗仪器研发领域的一项项空白。

之后,陈亚珠瞄准国际前沿,再登科技高峰,创新性提出了“超声辐射致热协同热敏靶向药物的肿瘤复合治疗理念”,成功研制超声热疗肿瘤复合治疗系统、超声热疗系统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上海科学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20世纪初,陈亚珠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绿色、精准、无创性、个性化”的治疗理念,并提出“多模式相控聚焦超声快速扫描”技术思路,即在体外通过多阵元相控阵列将超声波治疗头采用不同聚焦方式进入体内病灶,即通过单焦点、双焦点、多焦点等模式,借助电子目标扫描和声速可控手段,或绕过骨骼等屏障,到达肿瘤病灶部位,形成热消融,使局部组织坏死、凝固不可逆。若能配合靶向药物和热敏脂质体药物联合治疗,有望使全身化疗转化为局部化疗,降低化疗副作用。这是陈亚珠院士研究的初心,也是她研究的出发点。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攻关,她和团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研发出以“磁波刀”(MRI-PHIFU)和“超波刀”(USg-PHIFU)为代表的新一代相控多模式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诊治一体化系列产品,解决了超声治疗中的精准定位、无损 测温、实时疗效评估、手术可视化、电磁兼容等国际难题。目前,首先用于子宫肌瘤、转移骨肿瘤疼痛缓解,即将开展子宫腺肌症、乳腺肿瘤的无创治疗,正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华山医院、上海肿瘤医院等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用的合作。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为例,该院截至 2019 年 11 月已完成近 60 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随访初步结果显示,子宫肌瘤消融率最高可达 95%以上,肌瘤体积缩小率可高达 50%以上,治疗效果显著。

作为陈亚珠的学生,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白景峰坦言:“陈院士的贡献在于她踏实地做出了东西,这些成果具有开拓性和转变性的意义,同时也开创了我国微创和无创治疗的新时代。”


潜心研究,育才树人

重大科学发现、高质量技术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获奖成果都是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甚至数十年磨一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索的结果。

“少花钱,多做事。”这是陈亚珠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一位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女科学家,陈亚珠通过贷款搞科研、不给国家添负担;身边的同事、学生、患者都称其厚德载物、智者仁心。而她一直用“上善若水”的理念来鞭策自己。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原党总书记、副院长罗九甫回忆,陈院士是科学人生,工作情怀让人感动,即使她身体情况欠佳,经历几次大手术,手术前后仍在指导团队工作,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陈院士无声无言,她坚守科研的精神和状态鼓舞着我们的很多人。”罗九甫说道。

另一方面,在育才树人她方面一以贯之,言传身教。她培养出的代表性杰出人才中有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会士、国家特聘专家、海内外知名大学教授、研究员等,他们都活跃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和创业的舞台上。

同时,由陈亚珠创建和领导的上海Med-X重大疾病物理治疗和检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及标准、工程化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基地。

2019年10月,在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隆重举行了“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亚珠院士基金”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由陈亚珠发起,由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沈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和陈亚珠共同捐资成立,两家公司的持有人均是交大学子。基金的成立旨在从经济上支持在交大从事生医工研究的师生,希望他们发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的科学家精神,为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每每谈到成果和功勋,陈亚珠总是把成绩归功于自己的恩师、团队和年轻人,同时也将荣誉和功业看成是过去式,不计得失。正是这种精神,让她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

今天,陈院士耄耋之年依然神采奕奕,她坚定地站在团队的背后,用力为年轻人奉献和支撑;在“健康中国”已然成为国家战略、“智慧医疗器械”被划入上海科创中心重要布局之际,她在新型医疗器械研究和转化应用的第一线时刻准备,不断迎接人类健康领域科学技术的难题和挑战。荣誉过后的陈亚珠院士,依然谈定,把一切功劳归于大家。她仍然是那位“热爱祖国、心系人民、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奋斗在健康中国第一线的女科学家。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