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环境支撑:核心城市优势明显,南京整体优于其他城市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1-01-27 01:06:44.0    

创新生态环境支撑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它主要由政策支撑、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创新基础四个指标构成。

长三角各城市创新环境支撑指标排名

从长三角各城市创新环境支撑指标排名来看,南京、杭州、苏州、合肥、上海创新生态环境支撑指数分别为61.71、55.70、53.65、47.42、44.13,位于第一梯队;常州、芜湖、台州等22个城市的创新环境支撑指数分布于20-40,位于第二梯队;丽水、连云港、淮北等14个城市创新环境支撑指数分布于0-20,位于第三梯队。从整体来看,三省一市省会城市的创新环境支撑指数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其中南京最为突出。

南京创新环境支撑水平较为突出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基础设施来看,2018年南京的南沿江城际铁路正式开工,长江五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地铁宁溧线建成运营,6条过江通道同步建设,地铁建设7线并进江北新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实现客运量16062.87万人次,这为人才流动提供了便捷性;从科技政策来看,2018年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出台市委“1号文件”,全力推进“两落地一融合”等十大工程,成功举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合作大会等重要活动,这进一步加速了资源要素集聚。

位于第二阶梯的常州、芜湖、台州、镇江等14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支撑指数高于生态环境支撑指数均值27.12,虽然这些城市目前优势不明显,但后发赶超趋势明显。以芜湖为例,在人才支撑方面,一方面,近年来芜湖加入G60科创走廊,并且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8名知名院校深度合作;另一方面,芜湖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山桥改造工程、弋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G205快速化改造工程、G329一级公路改造工程项目等投入使用;芜湖轨道交通、商合杭高架接线及长江南路高架工程、中江桥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建设。在技术支撑方面,2018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个,其中国家级8个,新增省级2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6个,其中国家级13个,新增省级20个。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16个;省级及以上质检中心4个,其中国家级3个。院士工作站38个,新增7个。

第三阶梯城市的生态环境支撑指数都低于20,其中大部分城市位于长三角区域内陆边缘地带,其后续增长潜力明显不足。一方面,内陆边缘高等院校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等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内陆边缘城市科学技术薄弱,产业承接能力不足。以毫州为例,在人才支撑方面,2018年普通高校2所,在校学生1.3万人,而上海普通高校142所,在校生283.1万人,上海是毫州的71倍和2177.69倍,这充分看出内陆边缘城市整体创新环境支撑单薄,后续增长潜力不足。


政策支撑

支出省际平衡,支持力度差异大

政府科技支出直接反映区域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从省级层面来看,上海作为直辖市,政府科技支出预算比例相对较高,占总预算的5.1%,安徽、江苏和浙江三省基本保持平衡,占比分别为4.2%、4.1%和3.9%。从城市层面来看,部分城市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较大,政府科技支出预算比例超过7%的城市有芜湖12.4%、合肥7.2%和苏州7%;同时,阜阳、淮北和池州政府科技支出预算占比不到1%,与突出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对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词频分析,可以发现省会城市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研发”等词汇在苏州、杭州、合肥三个省会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分别出现74、71和64次。可见,长三角省会城市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更有作为地驱动创新生态发展,政府牵头,统筹布局,努力营造宽松包容的创新环境,释放市场创新潜能。如南京的“创新十策”等,收效显著。


人才支撑

省会城市高校集聚,省际差异大

2018年,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分别为101.94万人、113.9万人、200.09万人,其中江苏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人数分别是浙江省和安徽省的2倍和1.8倍。从每万人拥有高教资源的角度来看,江苏每万人中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量达14人,而浙江和安徽这一指标仅为10人和8人。在此基础上,2019年,江苏省发布“加快培养一流人才28条”,力争保持江苏在创新人才支撑方面的优势。

长三角省会城市高校集聚,创新人才支撑优势明显。2018年相关数据显示,南京和合肥高等院校在校生分别为72.16万人、63.59万人;两市地方教育经费总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6.2%、15.3%。另外,合肥市积极落实省政府《一流学科专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和《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结合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2.0版人才计划、一流专业“双万计划”的实施,以深化高校人才培养;南京市制定《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快建设区域性教育国际化社区,整体提升南京教育国际化水平等等。

根据上海和南京人才相关数据显示,上海明显弱于南京市的人才支撑水平。如: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显示,南京市的教育支出为2178419万元,普通本科在校学生为721540人;上海市的教育支出为8741040万元,普通本科在校学生为514917人。南京的教育支出是上海的0.3倍,而南京的普通本科在校学生人数是上海的1.4倍,以上数据和比列均表明上海教育类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且南京的教育投入产出率明显高于上海市,人才支撑方面较弱,从整体上影响着上海的创新环境支撑水平。


技术支撑

区域技术支撑能力分布不均

技术创新与技术孵化需要相关功能载体提供支撑,对创新资源产生放大效应,形成区域创新型集群。

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杭州、南京、合肥的创新生态技术支撑能力优于其他城市,这要归功于省会城市的功能集聚效应。从高等院校的数量来看,杭州、南京、合肥分别为44、39、50所,约占长三角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的32%,有利于提高地区基础研究实力;从交通布局来看,杭州、南京、合肥为各个交通轨道的重要枢纽,从而加快了城市间技术要素流动速率,为城市技术集聚夯实了基础。

长三角区域技术支撑能力分布不均,安徽技术支撑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城市的技术支撑比较单薄。从全国百强高等院校数量来看,安徽2所,明显少于浙江和江苏的5所和12所;从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来看,安徽5个,明显少于浙江和江苏的9个和2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也在长三角地区最少。安徽整体技术支撑与其他两省相比,没有突出优势。


创新基础

城市禀赋依赖性大两极分化严重

良好的交通,通信和环境基础设施为创新想法的交流、创新产品的生产提供便利,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可持续增长等,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支撑。

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新兴发展城市的创新基础明显高于大部分城市,且苏州的创新基础能力处于41个市中的领先地位。从京杭大运河开始,苏杭一直是历史上的交通枢纽,随着高速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其区位优势日渐明显。另外,苏州市每万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0.89万户,位居全国前列,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为4704万人次,成为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中心城市。

安徽省整体创新基础明显弱于上海、浙江和江苏。从每万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来看,安徽每万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仅为0.21万户,远落后于浙江的0.48万户和江苏的0.44万户。作为全国高铁密度最高的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和安徽除舟山外,已实现了高铁“市市通”的发展格局,为创新要素流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城市高铁落地晚,通达性和客运量也不如其他城市,两级分化仍较为严重。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