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学会“察言观色”的AI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1-01-27 09:18:04.0    

时下,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人们亚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然而,心理医生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受到地域限制,一些偏远地区缺乏心理治疗和诊断的资源。那么,如何减轻心理诊疗领域的压力,填补人才不足的空白呢?

作为前沿技术的代表,人工智能是否能在其中担当起“科技心理诊疗师”的角色呢?


让AI拥有“情感”

如果随手翻阅任何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教材,很难从学科内容上窥探出二者存在何种关联。不过,在推动人工智能进步的过程中,心理学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心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曾谈道:“不管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论证方法的可行性,还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看方法的有用性,这两个方面都是有保证的。我们能够看到还是有期望通过一些人工智能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去解决心理问题。”

眼下,人工智能产品迅速地向心理学领域渗透:基于面部表情的情绪识别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舆情分析或自杀预警系统,基于GIS的大规模人群跟踪调查系统,基于VR技术的心理健康干预系统,基于行为特征的测谎系统,等等。

对此,QYReports曾发表了一篇名为《具有情感识别市场的人工智能行业》的综合分析,并指出具有情感识别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在2019—2025年预测期间预计将以2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针对人工智能是否有可能像人类一样拥有情感,学会“察言观色”,近期,上海一家创业企业也呈上了一份答卷。

上海领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领本智能”)自主研发了AI心理测评和治疗机器人,该产品的核心技术在于AI 智能行为分析系统,主要通过对微表情、微动作和声纹来进行心理测评,目前基于智能行为分析技术所开发的产品包括AI中小学生心理测评系统、AI自闭症儿童诊断和治疗系统、AI智慧课堂,累计测试人员超过5000人,模型精度高达95 %以上。

对于研发AI心理测评和治疗机器人的初衷,领本智能创始人王军谈道:“我们发现当下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与国外相比,国内心理医生数量更少。此外,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生长期陪伴和疏导治疗,诊断费用也相对高昂。这时,我便想到了是否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缓解这些痛点,正好我之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研究智能行为分析,而这项技术正好契合当下心理诊疗的难题。”

正如王军提到的,我国民众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儿童的心理健康堪忧。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3》的数据显示,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报告援引美国最新统计,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

为了将研究的智能行为分析转变为产品,解决当下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王军创立了上海领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业,领本智能主要从事人体的行为分析研究,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具有20多年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经验,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形成近百个知识产权。

在王军的带队下,这款通过“察言观色”能更进一步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机器人诞生了,同时也意味着,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感知人们“情感”,并给予相对的回应。

另一方面,AI的情感分析能力还被应用于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能让我们支付午餐费、解锁手机——它甚至能把我们送进监狱。现在,这项技术还在不断发展:算法不仅可以学会认识我们是谁,还可以知道我们的所感所想。

在伦敦的一家初创公司——互曼公司就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招聘面试环节中。该公司主要对求“职者提交的视频材料进行分析。该公司声称,它可以发现潜在候选人的情感表达,并将其与他们的性格特征——其算法通过对求职者回答问题时下意识的面部表情进行解读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比对。

互曼会向招聘公司发送报告,详细说明应聘者对面试中每个问题的情绪反应,通过对照其性格特征给出评分,用于反映申请人的“诚实度”或“热情度”。

可见,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之间已经不再是两个不相关的名词,懂得人情温暖的AI正渐渐被应用于各式各样的领域中


多元技术支撑,让分析更为精准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往往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名词。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势如破竹,正引领着时下人工智能的热潮。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让“情感”表达得更准确,王军表示,首先大数据在其中“功不可没”。

“我们的优势在于十多年来的积累,除了算法和模型的积累,我们研究了上千人,以宽泛的视角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库和专家系统,从而提高机器人反馈情感时的精度。分析人类的行为,实际上需要较高的专注度和投入度,通过大数据支撑下的智能行为分析系统,我们能让机器人更好地做到自主交流、察言观色、情感分析。”王军说。

此外,智能行为分析系统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视觉分析上,AI通过人体关键点检测可实现举手、睡觉、交头接耳、起立、坐姿等肢体行为检测;通过脸部关键点检测可实现打哈欠、眨眼频率等脸部动作检测;通过手部关键点检测可实现手部小动作 (微动作)检测。

在语音分析上,AI通过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声纹识别以及情感分析,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并通过语义、语气、语态的分析获取儿童当前的心理状态。

在文本分析上,AI通过NLP技术,实现文本纠错、内容过滤、意图识别以及情感分析,让领本宝宝更加智能、交流更加自然,通过交流了解儿童当前心理状态。

在生理分析上,AI通过红外测温,实时检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目前,AI心理测评和治疗机器人已在6所学校累计测评超过3000人次,已辅助50多名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疏通。此外,该机器人也正应用于企业、家庭、社区,及时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同时对自闭症进行认知提高、预防、发现和治疗。

可见,人们与人工智能之间正相互吸引,而情感智能正逐步成为新一代技术的发展驱动。犹如Accenture Interactive澳大利亚、新西兰部门负责人Bronwyn van der Merwe所言,具备高度情感智能、能够和人一样进行互动的AI系统将会取得成功。

未来可期,在科技创新浪潮的推动之下,人工智能越来越像真实的人类,同时它又具备着机器的优势,更长效,更精准。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大街小巷中就充满形色各异的机器人服务人员,随着人工智能浪潮涌入智慧城市。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