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高层次人才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创新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1-10-12 09:43:13.0    

古往今来,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以科学创新之精神、以舍我其谁之使命感、以水滴石穿之牺牲,在新时代科技创新浪潮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整体来看,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发挥科技奖励激励导向作用,及时开展科技抗疫成果奖励;二是持续加大对源头创新成果的激励;三是高等级获奖项目更加注重突出“四个面向”。

此外,从科技人才和区域合作的角度来看,这次科学技术奖还具有“高层次人才引领”与“长三角一体化创新”等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读懂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的精彩亮点。


高层次人才,谱写技术创新新篇章

科技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眼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第一资源。其中,高层次人才是在人才队伍各个领域中层次比较高的优秀人才,或处于专业前沿并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影响的人才。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对于上海的科技创新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上海需要培养和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把上海建设成为集聚能力强、辐射领域广的国际人才高地,建设成为世界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发挥先导作用。

通过此次市奖,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已呈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据市科技奖励中心的统计分析显示,在269个获奖项目中,第一完成人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89位,占比达70.3%,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200人,占比达74.3%。

可见,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的学历和职称层次普遍较高,显示高层次人才在获奖项目中发挥了重要引领性作用。项目的全部完成人是科研团队的全部构成,通过团队协作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从2020年获奖项目的全部完成人的学位和职称分布来看,科研团队中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总占比达78.1%,且多数人具有高级职称,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总占比为71.8%。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高水平科研团队中,研发成员由老中青结合,而中青年成了骨干力量。

2020年度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的年龄大多在40-60岁。其中,以50-60岁最多,占比42.4%;其次是40-50岁,占比38.7%。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才大多具有多年科研经验,厚积薄发,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从全部完成人的年龄分布来 看,30-40岁及40-50岁的中青年发挥了骨干力量,总占比超过70%。其中,30-40岁的占比35.3%,40-50岁的占比35.6%,且45岁以下总人数占比59.4%。而从团队平均年龄来看,45岁以下的团队占比达67.7%。

让人欣喜的是,统计显示,共有45位项目第一完成人是80后。年龄最小的是获得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智慧水体管理服务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第一完成人——华测导航项目经理叶芳飞,年仅31岁。

可见,此次获奖项目科研团队不仅整体素质较高,而且还具备“新生血液”引领科技创新的趋势,未来可期。在这些英杰的带动下,上海的科学技术发展将获得更多“创新动能”。


联动长三角,打破区域创新壁垒

此次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协同创新和跨区域合作的特征明显。

市科技奖励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的269个获奖项目,完成单位共843个,平均每个获奖项目有3.1个完成单位参与,与往年相比该数值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其次,获奖项目大多是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占比69.1%,近5年来该数值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其中由外地单位参与的项目有108项,占项目总数的40.1%;此外,超过一半的获奖项目中有多单位性质参与,共155项,占比57.6%。

2020年度市奖项目中大多由多单位合作完成,在所有完成单位中共有227家为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外地单位,占比26.9%,主要集中于长三角、京津冀、广东、湖北等地。

在2020年度市奖项目的合作单位中,分布于长三角区域的最多,共83家,其中在全部奖项中排名前三的完成单位有53家,在高等级奖项中排名前三的完成单位有16家。

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全光纤时域太赫兹波普技术与应用”就体现了长三角区域的跨区合作成果,该项目由上海理工大学牵头,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北方湖光光电有限公司分别作为第二、第三完成单位参与完成。高性能太赫兹波谱仪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的突出问题,在全光纤时域太赫兹波谱检测技术及关键元器件的自主研制开发以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众多关键技术的突破。全光纤时域太赫兹波谱检测技术及相关衍生产品应用已推广到国防军事、环境检测、公共安全、科教文卫等领域。

无独有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电动振动台试验系统关键技术及装备”则是由上海高校与苏州企业合力完成的。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完成。该项目针对大型电动振动台系统受西方出口限制,提出了大型电动振动台试验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突破了大尺寸动圈及系统结构优化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实现了多通道实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与智能化设计,制定了大型装备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方法和精准控制方法。

这些成果不仅凸显我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紧密,各区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创新一体化发展上形成新格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深化。

透过这次市奖,我们看到上海正瞄准科技前沿,聚焦关键领域,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不断“练内功”,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在“科技先锋”的带动下,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推动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