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聚焦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核心问题——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1-10-12 10:37:10.0    

2021年3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指出:“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章要求,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只有自立自强,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国家自己手中,才有可能从科技创新上保证我们国家在经济、国防、社会上的安全和进步。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较强基础和能力。如何通过核心技术的聚焦,突破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是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有的使命担当。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分析其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科学机制改革、加强重点关键领域布局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对接国家战略、深化规划布局、解决实际问题提供高校案例,希望对促进科技强国和创新战略实施有所助益。



服务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立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等院校,是理所当然的创新高地和前沿阵地。上海交通大学深刻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的精神,在科技创新布局上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创新,坚持“四个面向”,立足于过去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基础力量,在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上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十三五”期间,上海交通大学不断强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要素整合,持续增强国家和地方财政资助项目的承接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立项数量连续12年保持全国第一。坚持高质量科技成果的产出,先后有2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7项成果荣获省部级一等奖。以“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为例,整套装备是远海岛礁大规模高效吹填造陆的国之重器,能够满足远海源开发、“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学校历经15年产学研攻关,聚合多项科技成果,采用校企协同创新,形成上下游完整的自主产业链,实现从“整装备进口”到“出口管制”历史性跨越,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在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新材料、操作系统等较多领域,以几代传承和久久为功为科学家精神,聚焦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在突发于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方案中,学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教授在历经数年研制的纳米磁性载体基础上,为国内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盒出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技术可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高效分离、捕获与快速检测,应用于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成为首批获证成果之一,解决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的“燃眉之急”。

在科技强国战略指引下,上海交通大学以科技创新为己任,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深化科学研究的创新布局。以海洋装备为例,学校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基础上,加快机械、动力、信息、材料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以海上大型装备的产业化示范应用为目标,成立了深海重载作业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探索“独立人事管理、单设资源统筹、任务导向组织模式、灵活双聘机制”等新型科技创新机制,启用2万平方米的研究院,开工建设长兴岛海洋装备工程试验基地,逐步成长为国家海洋装备产业的重要科技力量。


深化机制改革,聚焦重大科技问题

“大科学时代”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入社会生活之中,并在国家治理、区域创新中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经历40多年改革开放的国家科技进步体系,尽管在相对薄弱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创新影响力,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中,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与时俱进地完善和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适应新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创新能力,仍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体制机制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上海交通大学紧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布局和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学校以“大横向”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将科学研究服务企业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抓手,服务企业的经费金额逐年提升,从“十二五”的年均6.58亿元提升到“十三五”的年均10.80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大企业的合作正从单一的项目合作逐步提升为集约型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在科研、人才、共建研发平台、设立研究基金等方面的多种合作方式,与大企业深度融合,形成紧密合作、相互支撑的局面。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与宝钢成立“未来钢铁联合研究中心”,通过中心下设的7个联合实验室,集聚了双方大批的科研人员,围绕宝钢“绿色、智能、精品”的发展领域开展共同研究,合作能级大幅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和企业创新工作,把“构建先进的大科研组织管理体系”作为攻坚任务,明确“数质并进、以质为先”发展理念,推动科研创新文化、科研成果考评等六大改革举措,推动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整合科技合作、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部门,统一归并和合署为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了科学技术与产业创新的全链条全口径服务体系,为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有力组织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转变企业服务的“大横向”理念,将大学和企业科技创新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要抓手,立足于现有较强的科技成果基础,采用“大转化”的服务理念,建立校企联动交叉融合高效响应机制,提升科技策源组织能力,推动“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大转化”的联动创新。聚焦解决“卡脖子”的目标问题导向,加强从“0到1”技术创新,实现从“10到100”的成果转化目标。


瞄准未来技术,加强关键领域布局

面向人类发展的未来技术,为人类科技进步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科研前景。在科学和技术持续飞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远没有把世界变成无所不知,科学研究的任务是不断把未知变为已知,技术进步的真谛是将已探索的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科学家的探索和弘扬精神之一,要求我们持续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可能变为应用,将应用变为掌握。因此,强化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布局和应用,是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应有的使命担当。

面向“十四五”,上海交通大学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做好科技战略规划,加强主动布局、形成先发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鼓励问题导向的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的科学研究;在国防科研方面,力争在若干军事科技发展亟需的基础性领域和“撒手锏”武器装备方面抢占战略制高点。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技术为例,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是其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减小区域半径,增加低功率节点数量,确保未来5G网络支持千倍流量增长的核心技术之一,华为公司的高层领导多次带队访问上海交通大学,与专家学者就科技创新的前沿性、长期性、广泛性作深入交流讨论,并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校园信息化网络等领域形成新的合作机制,围绕5G技术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立足未来,建立重大科技攻关的任务责任制度。由于重大科技突破和攻关存在较大的交叉融合问题,目前的单个项目或课题验收制度不利于整个攻关任务的完成。学校采用交叉融合的战略布局,联合多个项目研究团队,聚焦和选择一些重大科技问题,设定突破性的目标任务,建立专门研究组织,采用任务牵引的责任制取代项目验收机制,在不考核该团队完成具体科研项目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团队是否完成了既定的攻关目标,彻底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组织管理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从国家科技重大战略的布局出发,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和设计新型组织模式。聚焦新的科技热点或科技动态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海洋装备、生命健康等领域,发现国家的科技导向及“卡脖子”问题,抢抓每次机遇,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以应对国家新科技政策的发布或对原有政策的重大修正。


结束语

2020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上海交通大学时,参观并全面了解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的系列成果,明确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验工作。学校正在汇全校之力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与长期使用权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试点,争取在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培养、特定机构、营商环境等不同层面上,提出解决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细绳子”的交大方案,促进高价值成果转化持续规模化,探索具有科技成果转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经验。

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既面临着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必须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通过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建立系统科学的科研成果考评体系和高效先进的科研管理体系,形成完善的从原始创新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全链条,实现科学研究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标志性贡献。

(本文作者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