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强化技术市场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上海市技术市场分析与建议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22-02-18 09:55:21.0    


研究背景

技术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相连、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市场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为统筹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奠定扎实基础,同时,技术市场也发挥着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联结科技与经济的重要作用。通常而言,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创造价值的过程,是通过技术市场进行的。自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中国陆续出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破解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等政策障碍,进一步明确细化相关制度和具体操作措施。近年来,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上海市也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政策和举措,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通过研究2016— 2020年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数据——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情况,并具体分析近年上海为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而采取的相关政策,从而进一步提出针对促进强化技术市场、进行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为形成具有新时期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体系提供一个新的参考点。


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一)上海市技术合同认定总体情况

2016—2020年,上海市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技术合同项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为近5年技术合同交易项数峰值。成交金额方面,2020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再创新高,达到18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5%(见表1)。结合全国的技术合同交易数据来看,2016—2020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项数与成交金额均呈逐年递增态势,上海市技术合同交易数据整体与全国保持一致态势,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在全国名列前茅,5年来均稳固在各省市的前6位。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及市科技党委、市科委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部署下,科技委员会实行多措并举,积极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19年上线“上海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系统”,实现了技术合同登记“线下转为线上”。在2020年处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挑战的攻坚克难时期,其优质高效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对技术市场交易的影响。

(二)上海市技术市场法律法规政策支持

2020年,我国技术市场服务中心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部署,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围绕《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的重点任务,加快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海市通过加强立法,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范技术市场行为,与国家科技法律政策相配套。

首先,上海率先在全国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技术市场政策体系。1986年颁布的《技术转让条例》,为科技成果实行有偿转让,推动技术走向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1990年颁布的《上海市技术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从细则上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合同免征营业税进行了规范;1995年颁布的《上海市技术市场条例》,从法律上确认了技术市场的合法性;1998年颁布的《上海市技术经纪人管理办法》,从法律上确认了技术经纪人的合法地位,并进行规范管理。

其次,1997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本市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海开始着力推行成果转化政策。1998年,颁布了《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专项贷款财政贴息试行办法》,从专项上对高转项目进行贴息贷款;2001年,又颁布了《关于贯彻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的财税政策实施细则》,从税收上支持转化项目;2006年颁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办法》,进一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高转项目成果转化。

此外,2001年颁布的《上海市专利保护条例》,从法律上对专利设置保护,表明上海日益注重保护知识产权。2003年,颁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试行)》,对上海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进行界定;2006年《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登记办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确认了知识产权入股的合法性,并且突破了原有《公司法》关于无形资产比例的限定;2007年《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确定了政府专项资金对专利申请的奖励。

近年来,上海市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着力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转移体系。2018年,上海在最新的“科改25条”、《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中再次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新的规定。在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发展、激发广大科技创新人才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革优化科研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合作、推进创新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5项重要改革任务和举措。2020年,上海市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新部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促进科技与经济融通发展,为上海市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三)上海市技术市场的特征

1.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创新能力竞相迸发

2016—2020年,企事业法人一直是技术市场的交易主体(见图1、图2)。2020年,企事业法人作为卖方市场,合同成交数达26615项,占上海市全年合同总数的99.27%;成交总额共计1809.14亿元,占上海市全年合同总成交金额的99.66%。可见,多年来,上海技术交易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标准的需求导向式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获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转移中心与中科院上海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联合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张江高新区管委会等10余家单位,联合成立“企业专利技术联盟”,在知识产权、成果孵化、产学研用、技术经纪、专利代理和科技金融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引入“共享专利理念”,一方面,与企业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合作关系,使得企业成员共同受益。另一方面,将尚未完成转化的专利成果引入专利池,促进专利成果的结合应用和共同转化,从而达到用科技成果为企业输入技术力量的目的。

2.大额技术合同稳增,技术交易质量提升

随着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技术作为商品的属性日益被强化,其价值也不断被挖掘。从2016—2020年的大额订单交易数据来看,大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技术输出地以亚洲为主,合同数量较多,但均价较低。而出口北美、欧洲的技术交易合同以大额订单为主。

从最新数据来看,2020年,上海市大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频出,使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大幅提高。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1000万元(含)以上的重大技术合同有1457项,同比增长19.82%。成交金额为1566.76亿元,同比增长23.31%。其中,金额占重大技术合同总成交总额比重最高的为10亿元(含)以上的合同,金额合计732.00亿元;项数占重大技术合同总项数比重最高的为1000万元(含)至2000万元的合同,达619项。此外,1亿元(含)至10亿元的合同成交数量和合同金额同比增长最快,增长率分别为51.64%和65.12%。这些数据既表明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含金量越来越高,也反映了科技成果转换质量不断提升,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持续增强。

3.领域集中三大产业,建设高端产业集群

2016—2020年,在所有技术领域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始终位列成交合同数及成交金额双项第一,可见电子信息产业在上海长期处于支柱地位。2020年,疫情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加速发展,该领域合同项数逆势上升,达7324项,同比增长9.90%;成交金额219.56亿元,同比增长59.80%。先进制造在上海经济建设中保持重要地位,成交金额522.97亿元,同比增长35.01%。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与先进制造的发展,与上海市加快落实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

2019年伊始,上海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为引领,落实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其中,张江高新区作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资源集聚优势,实现重点产业不同程度增长。2020年,张江高新区集成电路合同项数达491项,成交金额224.22亿元,产业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生物医药合同数共计2252项,成交金额达124.55亿元,研发创新能力、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药谷”;张江高新区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已形成“一核心、两重点、两突破”的产业发展结构,人工智能合同数共计4883项,成交金额共计188.77亿元,一跃成为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势力、新地标。重点“硬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完善,将大幅提升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4.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市场发展

上海技术交易市场近年来发展较为平稳,对上海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保持稳定。2020年上海市GDP为38700.58亿元,上海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69%,较上年有所上升。结合近5年的表现来看,上海经济运行的趋势与上海技术合同交易量所反映的技术市场的运行情况在走势上大致保持了一致。上海市 GDP 由27466.15亿元增长到 38700.58亿元,年均增速为 8.95%;技术合同成交额由 822.86 亿元增长到 1815.27 亿元,年均增速为 21.87%(见表2)。从技术合同交易金额的数据来看,伴随着技术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上海 GDP 的贡献总体上呈增强趋势,技术交易对于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不可忽视。而这一贡献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完善市场经济的要素方面,也体现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增强科技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企业的活力等方面。当技术要素配置到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地方,才能促进科技人才的流动,加速科技成果向科技要素和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的双向健康有序流动。


对策与建议

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的促使下,通过对技术市场及其科技成果转化数据进行系统思考和分析,对构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高上海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上海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进一步培育和扶持市场化运营主体

鼓励上海各类主体交易行为,完善技术合同认定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同机制。2019年上线的“上海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系统”,实现了线上技术合同登记,为培育网上技术市场主体提供了有效保障。利用这一优势,一方面,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各类创新主体按照市场导向、企业需求,组织领域重点共性技术研发,确保网上技术市场得到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企业作为上海科技成果受让方的真正主体,存在部分企业由于发展滞后,很难独自承担大额技术交易。这一现象导致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市场空间缩小。下一步,建议通过网络等多方位渠道,强化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间的信息交互,引进技术市场多元化投资主体,从而推动研究与需求、成果与企业充分对接,提高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更容易走向实际应用的工程化技术的创新整体实力,使得企业间、校企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和广泛,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与融合联动发展。

(二)引导和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及创新

上海市科技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将有效地发挥创新驱动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化程度,建设高服务水平的技术经纪人队伍,鼓励各个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合作网络。推进技术供需的有效对接,形成统筹、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技术市场和创新服务体系,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一,为加快引导和激励各类主体开展创新合作和技术转移,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中介,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第二,为规范市场秩序,需要巩固和稳定技术市场管理队伍,从而形成健康发展的技术市场保障机制。第三,整合目前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的创新资源,建立并完善技术价值评估和技术经纪人的人才制度,鼓励社会参与。唯有在体制和机制上力求改革与突破,并借鉴成功地区经验,以上海市发展需求为导向,调动人才、产业资源,才能在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做出示范。

(三)建立并完善技术纳入要素市场的机制

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在竞争中占据先机方面,技术要素市场的发展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国家长时期倡导科技软实力建设,其关键在于扩大技术要素市场规模,增强国家技术整体研发实力。把技术纳入要素市场,引导技术要素市场向先进生产力集聚,需要把技术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从供给侧、需求侧、与其他要素的互补等方面纳入政策考量。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和变化,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经济全球化面临着考验。此时,更需要探索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并稳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要推动技术贸易活动,促进技术进口来源多元化,扩大技术出口。完善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机制,既要利用已有经验优势,也要及时调整技术要素市场配置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以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

(本文作者宋圆就职于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郭煜华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