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来盘健康的科普大餐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4-05-26 15:06:27.0    

三年前的世博会,让蜂拥而至的我们深切体验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三年后,“故地重游”也并未让我们失望,这场自2001年上海举办科技周以来规模最大、展项最多、参与面最广、展示面积最大的一届科技节,着实让人见证了“科技创新引领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份丰盛的健康荟萃

在会场,一对相互扶持着的老夫妻拿着一张类似收银条的纸,好奇地问“收银员”:“你看看我们这个怎么样?”“收银员”细细逐条对照以后,满面笑容地说:“老人家,你们总体还是很好的,就是蛋白质摄入有些不足,虽然我们推荐饮食清淡,但老年人必需的营养还是要跟上。”听得两位老人直点头。与此同时,隔壁的“收银员”们对其它许多询问者“要加大蔬菜的量”,“盐少吃”,“你这碳水化合物比例太高了”等殷切建议也不绝于耳。

这些对话听起来这好像发生在医院的营养门诊里,而实际上,这却是上演在上海科技节里的一间与众不同的“模拟超市”里。这座由上海科普事业中心研发的“健康模拟食品”超市里,陈列着一排排柜子,每个柜子又分成16小格,每个格子中放着米、面、杂粮、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及海鲜等食物卡片,上面记载着该食物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还印有条形码。如果想检验自己的日常饮食健康与否,就可以取一张卡片,将每张卡片条形码对准超市中的自创软件,软件将所选食物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等数据,与一人一天的标准食物营养摄取量对比后,评估“顾客”日常饮食是否健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提示平衡饮食的重要性。

在这家超市里,一张张食品卡代替了原来的实物;购物清单上没了价钱,取而代之的是“脂肪”“蛋白质”“热量”“碳水化合物”这四大“营养分析”;缺乏什么营养减少哪些热量一目了然……一位阿婆的话道出了络绎不绝前来测试的共同的心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更注重怎么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无独有偶,不远处的上海科技节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生活展览也热闹非凡——中医把脉身体测试的专业、中药药膳讲解和品尝的美味、中药香囊的功效的展示、学打五禽戏和74式太极拳的其乐融融……都吸引着大家或驻足观看,或亲身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收获健康知识。同时拉开帷幕的还有市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服务中心的专属展区,市计划生育科研所派出医务人员在现场为群众咨询,并设有知识竞赛、展板宣传,原本以为前来咨询和参加知识竞赛的市民不会很多,不料活动首日就吸引了近500人参与,科学生活、健康生活的魅力可见一斑。


健康生活,知易行难

在精心筹划下,整个科技节以科普嘉年华的形式,营造了人人参与、互动体验的良好氛围,在全市掀起了一场空前的科普旋风,短短一周内,共有5万余人次接受科普洗礼。民生与互动是这次科技节的主旨与要义,“健康”无疑是大家最关心与切身的问题,而让科技真正引领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却不止是办一场科技节。

所谓健康生活,从字义上理解,就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究个人、环境和饮食卫生,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有益的健康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再细分,就是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文明生活。说起来很轻松,可是对处在现代社会的都市居民来说,做起来却很难。常年处在“快进“模式,无论什么性别、年龄,都会时常被各种健康问题所困扰,一边被困扰,一边又往往会被种种健康劝告、营养信息和保健产品弄得不知所措,被各种环境污染信息和食品安全事故吓得战战兢兢。

按中国健康协会理事,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的理论,在“现代生活”的人类群体当中,出现各种祖辈人不曾流行的健康问题,一点也不令人意外。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内容,却不可能改变代谢的机制,也很难改变体质的特点。剧烈变化的生活状态,和祖先留下的身体固有设计,这两者之间不可能不发生强烈的生理摩擦,各种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

的确,按照自然的机制,人应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非每日工作娱乐直到深夜;应当每日糙米青菜,少量肉蛋,而不是饼干蛋糕膨化食品甜饮料方便面塞满胃肠;应当每天在新鲜空气绿树绿草的环境中出力流汗,而不是在空调房间里终日陷于电脑椅中紧盯电脑屏幕……这样的生活,使我们远远地脱离自然,与遗传因子期待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不可避免地卷入所谓“亚健康状态”的漩涡。

其实,真理的核心往往惊人地简单——若要恢复生命的活力与心灵的健康,根本的办法就是尽力回归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过一种朴素而协调的生活。


让科学真正引领健康

面对如今纷繁芜杂的各类生活疑问和资讯,一位北京友谊医院的营养师曾发出这样的抱怨:“作为专业医师,我看过的各种健康类书籍不下两三百本,个人觉得大体可以分三种,一种是伪专家的养生书,煽动性强,但看了以后荼毒深远;一种是没有传媒经验的真专家写的书,有用却比较枯燥无味;还一种是有经验的大师们写的健康建议,但往往也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没有科学依据。”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都难辨橘枳,更遑论普通人了?

我们无法改变超市中加工食物的品质,至少可以挑选其中天然形态的食物,特别是蔬菜、水果、豆类和奶类,远离用面粉、油、香精、色素、糖制成的各种饼干甜点;我们无法改变工作午餐和经常的宴请,至少可以注意选择清淡的菜肴,吃营养充足而油盐糖少的食物,并用回家之后补充杂粮蔬菜的方法来弥补营养不平衡的问题;我们无法改变已被污染的大环境,至少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杂粮豆类,帮助身体减少污染物的吸收;我们无法改变巨大的工作学习压力,至少可以远离增加身体负担的食物,从而提高身体对压力的对抗能力,让头脑的高效思维更为持久;我们无法离开办公室的生活,但至少可以每周运动三次,在强化心肺的同时,让身心舒展开来,还可以把运动融入生活,把电梯改成爬楼,把开车改成走路,让身体恢复青春的状态。

除了个人自身的努力,像上海科技节这样的社会力量功效甚至更为显著。也许理想状态是由权威机构整理出有循证依据的知识和建议,各个专业的医务人员以其为蓝本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行阐释和传播。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于人,这和此次科技节“科技创新引领幸福生活”的主题是异曲同工的,不要让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加速破坏人们的健康,而是要让科技发展切实为我们服务,大到从医疗水平的进步,小到健康理论的完善——科技让检测健康变得更简单,让恢复健康变得更容易,让传播健康变得更直观,其实最靠谱和主流的意见并不复杂,将其变得更加生动、有感染力,将其深入贴近我们生活的每分每秒每个空隙,才是每一位科学生活的传播者最该做的。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