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能够培育小企业,是我们的荣幸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4-05-26 15:25:34.0    

“从建设单个孵化器到打造城市创新创业体系”

从1988年上海诞生第一个孵化器开始,到如今的创建城市创新创业体系,25年来,上海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这个过程中,王荣亲历了13年,而回顾这13年,亦是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从区域布点到联成网络,从综合型企业孵化器到走向专业化分工、国际化运作的科技创业之路,形成了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在上海孵化器建设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上海模式”,这个过程中,市创业中心承担起“一个支点”的重要角色,撬动整个上海孵化器建设资源,并因此而成为彼此相连、互助互动的城市孵化器网络。
企业孵化器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最佳载体,已前伸到创业苗圃、大学生创业基地,后延至加速器,囊括科技金融、技术成果转化、小巨人企业计划等一连串的服务及平台,不单是通过单个孵化器,而是通过整合更好地把政府资源、民间资源集聚起来,为创新体系配置资源,为创业者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上海的创新体系得以完善。

H:王荣先生是上海孵化器25年发展的开拓人,也是见证者。您认为上海孵化器25年来的发展主要有哪些特点?
W:25年来,纵观上海孵化器发展历程,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1988年春,以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成立为标志,上海孵化器建设进入启动发展阶段。随后10年,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进入缓慢发展的初创期,其特征主要以高新开发园区创办的企业孵化器为主;至1997年夏,以杨浦创业中心成立为标志,将科技企业孵化器由开发区引向了名牌大学周边,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了较快发展的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世界孵化器大会在上海召开,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了高速扩张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市中心各城区的科技创业中心发展比较快;2003年以后,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渐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先后成立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纳米、多媒体、都市工业设计等专业孵化器。

H: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上海孵化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模式,长期来备受业内外关注。您认为“上海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W:上海模式的核心就是拥有一个甚佳的支点,市政府以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为抓手,统一布局,引领和指导城市的孵化器建设和健康发展。
市创业中心在上海孵化器建设中真正起到了市政府把它当成一个支点的战略安排,撬动整个上海孵化器建设资源,并因此而形成彼此相连、互助互动的城市孵化器网络。
这种通过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投资参与、协调带动整个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的方式、路径,在孵化器发展初期,市场尚不作为时是必需与有效的,我们将之归纳总结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的上海模式。

H:2009年起,市科委把三大事业单位合并,可以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承担的创新创业职能越来越多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市创完全跳出了传统概念中孵化器的范畴。
W:市科委把三家原来独立的事业单位合并,再加上技术交易所,形成一个创业孵化服务板块,标志着上面已要求市创业中心从单个孵化器建设跨越到整个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发挥企业孵育和产业培育的作用。也就是说对我们建设体系的定位更明确了。不再单是做孵化器,我们应该更好地把政府的资源、民间的资源集聚起来,更好地为城市体系配置资源。
所以我们的思想也要跟上去,几年前我们提出一个概念——“点、圈、面”,感觉已经超前了。现在回头看,感觉到“点、圈、面”只是从网络建设到体系建设的过渡,它还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具有呈前启后的作用,它既能够跟网络接轨,把点上的、面上的资源集合起来,又能跟体系接轨,为整个上海市的城市创新创业形成更立体的体系。

H:近年来,上海市的孵化器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在城市创新创业体系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回顾这25年,您如何评价上海孵化器的发展?
W:至少我体会,当初90年代最早在全国提出建立“孵化网络”的是上海,5年前最早提出“打造城市创新创业体系”也是上海。应当说,上海孵化器的建设始终是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在亚洲也有一定影响。构建城市创新创业体系的提出,可以说,这是上海孵化器在不断总结自己的前期工作上的一种新的立意。也可以说,孵化器逐渐从原来名不见经传,已经历史性地走上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前台。

“孵化器的成功在于能否培养企业”

在过去,提起孵化器,人们首先会联想到“母鸡孵小鸡”。其实,我们讲的孵化器是特指科技企业孵化器。随着人们对孵化器的了解更具体,孵化器俨然成为了一个时髦用语;而随着孵化器更加走进国人视野的同时,民营孵化器的大行其道也加速了孵化器被大众所熟知的进程。

2009年,创新工场由李开复创办成立。李开复曾在其博客上发布《我的新公司,创新工场》时写道,“创新工场是一种新的天使投资和创新产品的整合。”至此,“孵化2.0”的概念诞生。
创新工场只是众多民营孵化器中的一个范例,尽管背景不同,但对一些传统概念中的孵化器而言,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总结、整理好这些年的经验,克服不足,凭借自己的功底而立于市场,依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然,模式与背景并不是孵化器的关键,“我曾经考察过一些国家孵化器,每个国家孵化器可以各不相同,但是如果能适合它这个国家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需要,那就是好的模式。”王荣说道。并且,也正如王荣所说,“两个培育一个转化”依旧是孵化器的宗旨与定位,成功与否也在于是否能够“批量地培育小企业”。

H:如今,孵化器越来越走向公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在办孵化器,民营的孵化器也越来越多,您认为这是不是今后的一个大趋势?
W: 上海的孵化器已经发展到85家,现在又有李开复的孵化2.0版,张江最近又提出孵化3.0版。很多人喜欢把较早的孵化器比作是1.0版,把一些新涌现的孵化器比作是2.0、3.0版,这样的提法本身没有错,但我认为无论怎么发展,孵化器还是有几个宗旨要坚持:第一是培育小企业,我们从境外引进这个概念的时候就是定位培养科技小企业;第二要培养小企业的企业家或者说企业的经营者;另外干的事本身就是技术成果产业化。这“两个培育一个转化”,我认为是孵化器的宗旨和定位,孵化器如果离开了这个定位,无论是3.0版,还是4.0版,都会变味。当然结果就是看你做下来效果怎么样。不是在于一时一事,而是在于是否能够批量地培育企业,而且是优质企业。不同的孵化模式只有通过比较才有发展。

H:目前涌现出这么多有活力的民营孵化器,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您觉得对传统的孵化器,是否会带来一些冲击?
W: 我不太主张用传统孵化器或创新孵化器这个概念来描述。我认为孵化器一直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还是按综合型孵化器和专业型孵化器,国有、混合或民营孵化器来分,会相对比较中性一些。因为一提到传统,会让人觉得保守;一说创新就会让人觉得是光是会飞,没有基础,不知道根底在哪里。
我们原来的孵化器要创新,要与时俱进。一些新建的孵化器也要学些传统孵化器的功底。像上海有很多优秀的孵化器、如漕河泾开发区创业中心、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给每个企业都派有联络员,有些企业还有辅导员,有的重点企业还有一对一的创业导师。我想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在长期的孵化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孵化器是服务的平台,名牌孵化器要花很长时间进行打造,就像名校一样,我们允许别人提2.0、3.0,甚至是4.0,但孵化器到底发展的怎样,还是要通过其培养的学生质量来检验。

“能够为培育小企业做点事,是我们的荣幸”

2013年4月2日,临港海洋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基地破土动工。在这紧邻东海的沙滩上,市科委和临港管委会领导铲下了第一批土。回顾四年前,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位置上卸任之后,王荣受命来到了上海的最东面。2009年,根据上海“临港建设发展海洋科技”的需要,上海海洋科技创业有限公司成立,王荣被任命为董事长。

“我喜欢干开荒种地的活,在现有的孵化器里面我也开了不少荒地。”王荣这样评价自己在孵化器领域13年来的工作。
开荒拓土,王荣身上有种开拓精神,这种精神正与创业者们的气质相契合。而这,或许是其带领上海孵化事业能够走向辉煌的重要原因。
从创业中心的主任,到临港海洋孵化器的董事长。王荣对孵化器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他感慨:“国家的强大来源于根基的稳固,而小企业正是我们的国之基本。”

H:如今,在临港都已经建起了孵化器。在您刚开始从事孵化事业的时候,会想到孵化器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吗?
W:没有。我2000年初来时,市科委主任提了几句话给我,要求我要让创业中心“热起来,竖起来,亮起来,”,当时,市创的刚建起的大楼还空空如也,一共只有六家单位。后来,逐步通过政府的重视、领导的支持、我们自己的努力,又一栋楼也建好了。而且使创业中心在上海布了二十几个点,包括很多大学科技园都是我们培养起来的。市创在这中间起到了一个集聚和推动的作用。这种模式是其他地方学不来的。我交班时,孵化器发展到35家,感到很不错了,这几年发展更快,5年就翻了一倍多。
而我的宗旨,就是保持开荒种地作风,在位时我开了不少荒地。退位了,发挥余热,我要求去上海的最东面去进行最后的开荒,希望自己能成功。

H:在您身上能看到一种开拓精神,您觉得除此以外,孵化人还该具备哪些品质?
W:首先要有激情,为企业服务的心。同时,从事孵化器的工作是需要经验积累的,尤其是领头人,要有这方面一定的积淀,一般干得时间长一些好。其次,要能与企业家对上话。在我原来的工作经历里,曾经长期做过企业。我把那些体会拿过来为创业企业服务。然后,孵化人最好是创过业的,当然我没创过业,是短板。这样的孵化工作者对创业者的甜酸苦辣更有体会,更会想办法帮他度过难关。

H:在您13年的孵化生涯中,给您留下最深体会的是什么?
W:我的体会就是培养小企业是国家的使命,我们国家就业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财政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创新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小企业在做贡献。所以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把基础打好。并不是说发展几个五百强,国家就强大了,而是要把基础打好,小企业培育好。这可能是我们的国之基本。上海前一阵提到的口号“发展经济,抓大放小”这是短视。
我们能够为培育小企业做点事,是我们的荣幸。现在,尽管我已退休,但还在做这点事。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