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逃离科研”凸显教育短板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4-05-27 11:18:50.0    

清华博士生是留校做科研,还是去中学做教师,可能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吧。然而一贯“听话的好孩子”转眼间成为“叛逆”的代表,最近一位清华博士生就毅然地选择了后者,这让不少人唏嘘不已,“大材小用”、“科研资源的浪费”;然而也有人支持,“每个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兴趣所致”……

而当事人的一句“我已经厌恶科研了”,让局外人的我们对事件本身难以作太多的评说与断语。

在这个意志自由的时代,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框架下,任何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撇开事件本身,为什么会出现“逃离科研”的这种情况呢?如何预防越来越多的科研苗子“逃离科研”呢?追根溯源是教育的问题。

“逃离科研”不啻是对现行教育模式的拷问,正是长期以来忽视个人兴趣的强迫式教育,压抑了他们的内心,直至最终无奈的“反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甚至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都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是在哪儿?这是教育的悲哀。国外的教育在青少年时期更加注重兴趣的培养,让他们不断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即使是在大学时期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变更专业;而国内的教育更多的是把学生绑在了书本上,各种考试竞赛让人不堪重负,在未清楚自己的兴趣时迷迷糊糊选择的大学专业也往往难以变更,即使那并非兴趣所在,最后这种无奈更深远的影响了就业,甚至一生。如此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包含着太多的心不甘情不愿,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是真材实料。这也无怪乎,很多家长情愿高额支付,让孩子出国读本科甚至是高中。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的支撑,会更加坚定奋斗的意志和决心,特别是相对于较为枯燥的科研生活。正如当事人所说,做科研并非其所兴趣所在,在对科研产生厌恶之感后,即便强留在科研领域,恐怕也难有更大成就,因此,与其尸位素餐于其中,倒不如任其回归自然。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要静下心来做科研是十分不易的,关键在于人的创新意识与探索动机的培植。因此教育应当把真正的科学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继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内在动力,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培植和保护这类探索的动机,使探索的激情成为科研好苗子的默认配置,让以科技为业者真正具有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以科学事业为天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需要老师以身作则。有不少教授由原本第一线做科研转而去做领导或者出去开公司,这也是一种逃离科研的表现,对学生也是一种不良的导向。因此,教育体系中,师资力量不能简单的通过学历、职称来评价,道德素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当然以科研为业,仅有兴趣或探索动机的导向很可能被现实无奈所改变,如果科研收入或科研环境不能支撑科研人员的兴趣,那么逃离则成了必然。因此,改善科研环境、提高待遇也是激发科研的重要内容。以物质欲为出发点的科研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对科研本身也是一种损伤,细究其落脚点还是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