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详情
解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之把主角之位还给企业
《华东科技》     发布时间:2016-01-12 13:03:48.0    

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这背后所隐藏着的信息即是以高新科技作为技术支撑手段来支持智能制造所主导的企业新一轮升级与转型,从而提高其工业的竞争力,巩固其作为欧洲 “火车头”的地位。在这之后,我国也奋起直追,在原有的考量与设计之后,于今年3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一步的动作我们可从日前发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窥探一二。


将主角之位还给企业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待中德两国对于今后各自关于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战略,毫无疑问的是它们都殊途同归、剑指一方,那就是——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两国都是把以创新技术为支撑的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

在日前发布的《实施方案》中,把“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放在了“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首条位置。这一看似正常不过的位置安排,实则是突显出了在国家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中中央对于各中小型企业的关注与关怀。把更多的主动权下放到助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各色企业之中,使它们能在新一轮的国家创新决策中比以往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以及表达权。

“这次改革突出了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作用,提出加强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制定中的对话机制,并通过扩展渠道把企业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纳入到国家创新计划的决策过程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赤东在受访时这样说道。可以看出,经过这样的改革后将能够更为有效地把企业的意见在国家的科技计划和决策中尽量得以体现,这对今后企业在强化技术创新方面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同时,张赤东还明确强调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主体地位的问题。2006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确实得到极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研发投入和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应用上。但是,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参与过程中一直都缺少渠道和途径,导致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的制定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薄弱,所以这次发布的《实施方案》将多年科技政策改革的一些经验与之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比如,在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从一定程度上,我们或将可以预见企业在国家创新中将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主角。


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

《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源头创新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自发布以来,收获了许多积极的声音。不管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这都是中德两国政府面对未来因地制宜地调整的战略方向,但是德国的工业已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其希望能够进一步借助已有的深度将现代的技术合二为一。我国欲再花十年左右的时间,达到这样加工的深度。换句话说,中国制造—中国质造—中国智造,从第一个维度跨向第三个维度不仅仅是需要政策的扶持,背后需要完善的是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乃至专家学者之间的对接与合作。

放眼国内,就不乏这样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如,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粉体工程研究室主任盖国胜教授和太仓市沙溪镇金溪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的联手,前者在粉体研究领域潜心耕耘三十多年,其在超细粉体分级、包覆复合、整形与功能化,工业规模试验研究,专用设备与工业化设计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而后者所从事专业气流粉碎机、气流分级机等设备的开发和生产在某些方面也还需专业的指导和交流。双方的合作在促进优势互补后,共同助推了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孕育。在申报科技项目、申请专利,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据悉,国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9个、企业技术中心887个,整合了20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攻克了4G、半导体照明、汽车轻量化、新一代煤化工等共性关键技术。

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的合作对接,非但使平时只躺在实验室里冷冰冰的科研成果能够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第一生产力,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自我创新能力,更好地破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关,对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都有益处。因此,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方面除了起到助攻的作用,还被视作支持企业不断向前的重要动力来源。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十八大以来,2014年全社会R&D支出达13400亿元,比2010年提高84.3%,占GDP比重约为2.1%。其中企业支出超过76%;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预计达66万件,比上年增长12%;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国家高新区总收入达到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等等。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显示出的是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与企业的转型升级不再不相往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自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数十年来,如果说人口红利所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帮助我国快速摆脱了农业大国这一形象,这么说一点也不为过。但是,时至今日,我们更加需要的是类似于个人一般存在于市场上的创新创业型“企业”,而且越多越好。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便是“企业”。这不难理解,简而言之就是,在未来,助推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正是一批又一批如同社会自然人般存在着的企业,它们将会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强有力支持者与贡献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更离不开作为构成企业存在于世的最宝贵的资源——人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前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约施卡·菲舍尔曾表示:“中德两国都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持,如果没有人才的话,技术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因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主角之位归还给企业的同时必须坚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个理念,才能营造出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环境氛围。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具能动性的战略要素,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从以下几点也可看出国家在对于这方面的作为:
首先,要支持科研人员创业。加快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对经同意离岗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建立起健全科研人员双向的流动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等。   

其次,支持大学生创业。面对每年全国几百万名大学毕业生,这其中总不乏一些拥有优秀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有关部门应加快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如哈佛、斯坦福等常春藤名校),成立起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基金会;鼓励成功创业者、校友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进行创业路上的专业辅导等。

最后,支持境外人才来华创业。我们应向西方大城市学习,诸如纽约、伦敦等地,除了每年响应大量的本国“海归”返巢计划,发挥本国留学生的在相关行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外,还需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境外高端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机制。做到用人唯贤,而不是用人唯亲。使企业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能够充分调动与把握住各行各业的人才。

面对2025年,中国要完成“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角色转变,从《实施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提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是不变的主题。因此,要想演好主角之位,企业必须牢牢抓住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在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其任务也任重而道远。


联系我们
欢迎洽谈内容、广告等各项合作业务
投稿邮箱:hdkj_sh@163.com
投稿热线:021-53080015
服务热线:021-53082351

2021年11月刊

电子刊物订阅渠道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646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474号 电子营业执照